鄒韜奮簡介

Jan09

  鄒韜奮,中國卓越的政論家、出版家,著名的新聞記者。原名恩潤,曾用名李晉卿。原名思潤,祖籍江西餘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後就讀於福州工業大學、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小學、南洋公學中院、南洋公學上院機電工程科、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1922年,進中華職業教育社任編輯股主任,主編《教育與職業》月刊,編輯《職業教育》叢書。1926年10月,主編《生活》周刊,從此正式從事新聞工作。著手改變以往編輯方針,以討論社會...中國卓越的政論家、出版家,著名的新聞記者。原名恩潤,曾用名李晉卿。原名思潤,祖籍江西餘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後就讀於福州工業大學、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小學、南洋公學中院、南洋公學上院機電工程科、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
  
  1922年,進中華職業教育社任編輯股主任,主編《教育與職業》月刊,編輯《職業教育》叢書。1926年10月,主編《生活》周刊,從此正式從事新聞工作。著手改變以往編輯方針,以討論社會問題為主。九一八事變後將抗日救亡宣傳作為主題,使該刊逐漸成為新聞評述性周報。曾以《生活》周刊名義,為東北義勇軍和十九路軍募捐。周刊時時立在時代的前線,發行量驟增至15.5萬份。
  
  1933年1月,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當選為執行委員,被國民黨政府列入暗殺名單。後《生活》周刊被迫停刊。同年7月,創辦生活書店,任總經理。8月,離開上海,前往意大利、瑞士、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德國、蘇聯和美國考察,得出中國無出路則已,如有出路,必將走上社會主義的這條道路的結論。旅歐兩年間著有《萍蹤寄語》4集和《萍蹤憶語》。
  
  1935年8月回國後,創辦《大眾生活》周刊,鮮明地提出團結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張,全力支持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翌年2月,該刊又遭國民黨政府封閉。被迫出走香港,創辦《生活日報》和《生活日報星期增刊》,旨在努力促進民族解放,積極推廣大眾文化。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會執行委員。從這時開始與中國共產黨取得直接聯係,誠懇地聽取中共的主張。該刊因國民黨政府的阻撓破壞,僅存在55天。
  
  1936年7月,與沈鈞儒等人聯名發表《團結禦侮的幾個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毛澤東對此給予高度評價。1936年11月22日深夜,與沈鈞儒、李公樸、沙千裏、史良、章乃器、王造時7人因參加和領導救國會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在長達243天的囚禁中,在法庭上,每次審訊時都堅決果敢地據理爭辯,變被告為原告;在牢房裏,揮筆寫成《經曆》、《展望》、《萍蹤憶語》、《讀者偶擇》四本書,共30餘萬字。
  
  1937年7月31日,國民黨政府懾於國內人民的輿論,被迫釋放七君子。出獄後即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上海淪陷後繞道香港、廣西至武漢,繼續主編《抗戰》。武漢淪陷後移往重慶,與柳?主編《全民抗戰》。多次向中共提出入黨要求。
  
  1938年7月,任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皖南事變後,再次被迫出走香港,恢複出版了《大眾生活》,任主編。
  
  1942年1月,秘密轉赴廣東東江遊擊區,隨東江遊擊縱隊行動。由於國民黨密令緝捕,敵特多方搜索,經東江縱隊護送,到廣東梅縣鄉下隱居,化名李尚清。同年12月,輾轉到達蘇北解放區。年底,耳疾劇疼,仍堅持為幾千蘇北群眾發表熱情洋溢的講演,為解放區報紙寫文章。
  
  1943年回上海治療,確診為癌症。
  
  1944年春,在病榻上撰寫《患難餘生記》。後因病情惡化,僅寫5萬餘字。同年7月24日晨7時20分,於上海逝世,終年50歲。臨終前,口授遺囑,再次表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9月28日,中共中央電唁其家屬,並追認其為中國共產黨員。毛澤東、周恩來為其題詞。
  
  其子鄒家華曾經擔任國務院副總理。

這篇關於鄒韜奮簡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9日,歸檔到目錄經典語錄
相關的標簽:簡介 生活 主編 南洋 周刊 編輯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