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懷思

Jan08

端午節懷思,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端午節懷思這篇有關於端午節懷思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懷思

昨晚,母親來電話說快到端午節了,家裏包粽子,準備郵寄幾把粽子給我,家裏的粽子好吃……

一陣悵然湧上心頭,不知不覺又到端午節了。自從上大學離開家鄉後,許多的節日都不再有機會同家裏人過了。於是,每逢佳節時分便隻能獨坐樓檻,憑欄遠眺,將往昔塵封的記憶小心翼翼地打開,細細地品嚐。

是的,小時候,家裏的粽子真的好吃,而粽子的糯米也是父親母親種的,連包粽子的竹葉也是父親從山上采摘過來的。這種粽子包著父母親的親情,我們吃也吃不夠。

端午節前的十來天,母親便開始念叨籌劃過節的相關內容了。因為當時的家庭景況是比較窘迫的,所謂初二、十六打牙祭,便已經是比較過得去的人家才有的生活了。但是,為了在過節那天,使我兄妹倆不至於眼饞別人,母親便想方設法也要將節日過得象模象樣的才行。到了端午節頭一天晚上,便叮囑我們早點睡,第二天好早點起來去看“龍舟”,而母親則要將過節的食用品細細的地默想一遍,然後把各式各樣的材料備齊。還把父親剛從竹樹上摘下的青翠的竹葉一遍一遍地刷洗幹淨,然後放在通風處讓它們自動風幹。之後便是把糯米浸泡起來,一直把糯米浸得酥軟酥軟的,才會心安理地休息下來。

我們總是在激動和興奮中、在母親的一再督促下才安然入睡的。第二天一打早,便隨著母親起床了。匆匆地洗把臉,搬了小竹凳坐在門口悠閑自在地看母親包粽子。包粽子,放在一個很大的家夥裏,一個小盆子裏放著餡,一個盆子放著浸泡過的糯米,還有棕子葉等。隻母親拿起粽子葉,那葉子在她手裏是那麽的馴服,她輕輕一折,便折出了個漂亮的漏鬥狀來。母親包的粽子極飽滿,並且是有棱有角的。四個漂亮的角兒像是整裝待發的衛士,一個個雄赳赳的。我學了幾次,雖然是終於也有了棱角,卻總不能叫人滿意。因為我的粽子包來包去都隻有三個角兒,而且同母親的擺在一起便顯得寒酸極了。我總是很納悶,母親那雙粗糙得如幹樹枝的大手怎可能做出如此精美的藝術品呢?

粽子包完之後,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鐵鍋裏煮,因為粽子太多了,父親編織一條稻草辮子,盤在鍋沿上就能煮好多粽子,父親在煮粽子的湯裏,倒進稻草燒的灰湯,煮出來的粽子顏色好看,黃黃的,鄉下人都有這個習慣。剛剛煮好了的粽子有一股誘人的竹葉香。打開粽葉,黑醬油甜滋滋的味道便首先鑽進了鼻子裏。然後是糯米和花生淡淡的香味。輕輕地咬上一口,嚼一嚼,各種材料所混合在一起而造就的特有的香味和口感,叫人滿足得有種飄飄欲仙之感……

端午節那天,父母親起個大早,除包粽子之外,還為我們張羅端午節的盛餐。當母親準備好一切,就招呼我們吃粽子,過一個快樂祥和的端午節。

如今,在城市裏,每天都可以過端午節,每天都有粽子吃,而粽子的內容也豐富了。有的還打出文化牌子,但我覺得這些粽子比不上母親那些粗糙,吃母親的粽子吃的是一種親情。雖然,母親的身體日漸佝僂,包粽子的動作更慢了,但我還是喜歡母親包的粽子,吃上一輩子……

這篇關於端午節懷思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心情日誌
相關的標簽:懷思 端午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