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泰鬥錢學森的故事

Jan04

這是一篇有關於科學泰鬥錢學森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科學泰鬥錢學森能幫助到您。

  他是一個有著怎樣傳奇經曆的科學家?他又是一個有著怎樣獨特個性的人?他的離開曾讓美國緊張,中國欣喜,世界矚目!錢學森,一個響亮而又榮耀的名字。在輝煌與榮耀的背後,他究竟有著怎樣的付出與收獲、痛苦與遺憾、挫折與夢想?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不僅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更是民族的脊梁、全球華人的典範,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風采。

  【人物小傳】

  錢學森,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浙江杭州人,1911年12月生於上海。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係,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學習,師從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並從事火箭研究。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長達5年的迫害,於1955年回到祖國。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精華素材】

  “我一直相信,

  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

  錢學森於1935年赴美國留學,在美國待了20年。20年的時間可謂漫長,但錢學森連一美元的保險金也不曾存過,因為他從來沒想過要在那裏待一輩子。

  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時,錢學森歸心似箭,徹夜難眠。得知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當局用名譽、地位等挽留他,甚至還派特務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軍方更是無理地吊銷了他參與機密研究工作的證件。美國海軍的一個高級將領金布爾說:“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家夥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麵對美方的蓄意阻撓,錢學森不僅沒有削弱回國的信心,反而更加堅定了報國的信念。他隻身前往五角大樓海軍次長丹尼爾?金波爾的辦公室,據理力爭;麵對移民局“莫須有”的扣留,他笑對聯邦調查局的威脅、囚禁乃至審訊。後來,雖然迫於輿論壓力,美國當局不得不將錢學森釋放,但仍對其行動進行監視和限製。在長達5年的折磨中,錢學森先後5次搬家。然而,就是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錢學森的家中也總是擺著三個小箱子,準備重獲自由時立即返回祖國;同時,錢學森完成了30萬字的《工程控製論》一書,一舉奠定了他作為工程控製論開山鼻祖的曆史地位。

  1955年,在中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錢學森終於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瘋狂點擊:錢學森在美國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然而,無論是名還是利,都無法泯滅錢學森那顆愛國心。他時刻關注著祖國的命運,準備有朝一日回到多災多難的中華熱土。錢學森不愧是一個把祖國、民族的利益和榮譽看得高於一切的人,不愧是一個精忠報國、富有崇高的民族氣節的中國人!

  “我隻是滄海一粟!”

  錢學森回國後擔任國防部五院院長一職,但是隨著導彈事業的發展、五院規模的擴大,錢學森作為院長的行政事務也越來越多。雖說45歲的錢學森精力充沛,但他既要為中國的導彈事業舉辦“掃盲班”,又要帶領大家進行技術攻關,還要為研究院一大家子的柴米油鹽操心。有時研究院和幼兒園的報告會一同等待他的批示。他說,我哪懂幼兒園的事呀。為此,他給聶帥寫信要求“退”下來,改正為副,專心致力於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上級同意了他的要求,使他從繁雜的行政、後勤事務中解脫出來。從此,他不管當什麽官,前麵都加一個“副”字。逢官必副,可是錢學森對這種安排十分滿意,樂在其中。

  錢學森姓錢卻不愛錢,他數次將國家獎勵的巨額款項捐獻出去。可以享受國家領導人待遇的他,幾十年如一日住在破舊的樓房裏,過著清貧的生活。幾十年不換的相機,穿了一輩子的中山裝,用了50多年的破提包……

  錢學森曾主動要求撤銷自己的“兩院院士”稱號,並給自己製定了4條原則:不題詞,不為人寫序,不出席應景活動,不接受媒體采訪。也許他的做法不為人所理解,但這正是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完善人格的具體體現。錢學森舍棄功名利祿的背後,是其難得的高尚品格。

  “我隻是滄海一粟!”錢學森在與別人的書信中反複強調設計、製造和實驗,是幾千名科學技術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個科學家獨立的創造。

  瘋狂點擊:事理看破膽氣壯,文章得意心花開。雖說錢學森得過很多獎,擔任過很多國家要職,一生給國家創造了不可估量的財富和力量,但是他一生跟名利無關。這是一種怎樣的品德,又是一種怎樣的心境!

  “藝術,開拓了

  我的科學創新思維”

  錢學森年輕時特別喜歡貝多芬的樂曲,還學過鋼琴和管弦樂,對我國古代詩詞等文學作品也有極大的興趣。大學期間,他參加了上海交大的管樂隊,吹小號。畢業前夕,他在《浙江青年》雜誌上發表《音樂和音樂的內容》一文,闡述如何欣賞貝多芬和莫紮特的音樂作品。

  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期間,錢學森除了參加美國物理學會、航空學會和力學學會之外,還參加了藝術與科學協會。數十年後,回憶起這段往事,錢學森感慨萬千:“我們當時搞火箭時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藝術家們交談時產生的。”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聽說他愛好繪畫、音樂等,也很欣賞他的“不務正業”,認為這些才華很重要。

  “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很有幫助,它開拓了科學創新思維。”錢學森常說,“這些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讓我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

  瘋狂點擊:集大成者大智慧。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科學和藝術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成就了錢學森的事業、生活和人格。

  科學創新的思想火花可以從不同領域大跨度地聯想、激活,藝術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使錢老突破領域間的障礙,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從而做到大跨度的觸類旁通,完成了創新。

這篇關於科學泰鬥錢學森的故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科學 泰鬥 錢學森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