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縈夢牽繞廬陵

Jan06
這是一篇有關於魂縈夢牽繞廬陵的文章,或許對您有所幫助

魂縈夢牽繞廬陵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華美的樂章奏響於耳際,靈魂深處那個虛無縹緲的故鄉漸漸清晰於眼眸。或許,它就在雪域高原,天蒼蒼野茫茫,牧羊姑娘鞭梢一揚,白雲般的歌聲飄過記憶的幽穀;或許,它就在東海之濱,海風輕颸的吹,海浪悠揚的搖,夢裏的親人頭枕著波浪;或許,它就是水波縹碧的湖泊,散落在江南水鄉。采蓮小妹槳櫓輕搖,歌聲悠揚,滋溜一聲蕩起無盡的思念……

我的家鄉——廬陵,俯贛江而瞰鄱陽,眺八境而望株香。紅色搖籃,旅遊勝地。舉世矚目,萬代流芳。 富饒、美麗、輝煌是她的曆史,福地、寶地、聖地是她的美譽。走進這片土地,莊嚴和敬仰在心中升起,神奇在吸引著我們。擁抱她的曆史,探索她的奧秘,讓我們輕輕地、輕輕地撩開她那迷人的麵紗,走進她的懷抱……

春雨飄灑靚女裝,百花吐蕊油菜黃。山溪水漫鯉魚出,風舞碧柳燕子揚。泉流翠,花吐芳,風和日麗遊人唱。此地風光似蘇杭,我把廬陵作故鄉。

廬陵,我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井岡山,敘說著好漢的古城; 淨居寺,閃耀著遠古的文明;贛江水,滋潤著她的胸懷;青原山,屹立著她的雄渾;還有那碧綠無垠的青竹林,那詩情畫意的玉笥山,那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那蘊滿神秘的大山,那碧透忍心的龍潭河水,那古老的傳說,那樸素的風情,奏響洋溢生機的綠色旋律。

素有“文章節義之邦”之稱的廬陵,在浩瀚綿長的中華民族文化長河中,湧出一股股清泉,匯入民族文化之流,揚起層層浪花,輝古耀今,激蕩萬裏。這潺潺清泉,源自於古廬陵眾多先賢的心胸。這裏,是文天祥、胡銓的故裏,是歐陽修、楊萬裏的家鄉……這裏,史稱“文章節義之邦”,素有“金廬陵”之美名。這裏,誕生的曆史文化名人數以百計,一個個閃爍著不朽的光芒。

他們高潔傲岸,博學多識,文采飛揚,才華橫溢,從首開風氣到蔚城大觀,從中興再起到殿後悲歌,縱橫馳騁,像群星閃爍在文壇,成為曆史之壯觀。他們把對人民的忠誠,

對人生與社會的思考,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前任業績的懷念,凝於筆端,著於書記,給後人留下豐富而悠揚的精神財富。

人間,雖然逝去了這些絢麗的生命。

曆史,卻成就了一段絕美的傳奇。
喟歎橫貫長空的肝膽豪情,升騰永不泯滅的錚錚鐵骨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一首西江月,寫透了井岡山的雄奇峨險,抒盡了革命兒男的萬丈豪氣。循著慷慨激昂的詩詞,沿著先輩們的足跡,追尋革命的聖地。井岡巍巍五百裏,孕育燎原萬裏火種。

一曲曲響徹雲霄的革命凱歌,一篇篇震撼心靈的壯麗詩篇,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絕美畫麵,經過山泉濃霧的浸潤與濯洗,經過戰爭的洗禮與淬火,匯成了一抹豪情,一抹絕美的豪情,一抹鍍滿激情的豪情,一抹巍然肅立的豪情……毛澤東,朱德,鄧小平,彭德懷,陳毅……那些偉大的革命先驅者,用他們的堅定勇毅,用他們的剛正義烈,用他們的英姿勃發,用他們的必勝信心,用他們的錚錚鐵骨,詮釋著廬陵內涵的精魂!

   登高眺望,豪氣滿腔;今月古月,正道滄桑。觀往知來,蓄崛起之大勢;再造績勳,築和諧之家邦。建設廬陵,揚九天攬月之氣魄;實現新跨越,繼千秋浩蕩之雄魂。風正起,大潮湧。萬馬奔騰,一派欣欣向榮;千帆競發,直指錦繡明天!

江西省峽江縣實驗中學九(6)班  習佳



這篇關於魂縈夢牽繞廬陵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優美散文
相關的標簽:魂縈夢牽繞廬陵 作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