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和孟浩然的小故事

Jan04

  王維與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但王維官運亨通,直作到尚書右丞,相當於副部長,而孟浩然卻終生仕途不通,被稱為“布衣詩人”。造成孟浩然官運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維嫉才妒能,抑製了他的仕進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陽人,青年時講節義,隱居在鹿門山,一心作詩,當他 40 歲出山時,已是名滿天下,開始遊曆京師,希望在仕途上謀得發展。當時,王維的詩名也很響,又作著尚書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訪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薦。但是,他卻找錯了對象,王維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見孟浩然會疏遠自己,因此,雖表麵上大捧孟浩然,實際上都抑製他的仕進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維處談詩論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來了,王維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麵聖,於是令孟躲在床底下。當時唐玄宗尚未為楊貴妃所迷,正勵精圖治,與王維談了一些政治事務之後,看到桌上有詩箋,便隨手拿起來看。這詩正是孟浩然所寫的《歲暮歸南山》,詩雲: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赦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人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棄”這一句不大高興,悻悻然對王維說:“這人豈有此理,他自己不來找我,怎麽可以說我棄他呢!”據說,王維聽到這話後,並不替孟浩然辯解,更談不上替孟引見了。在床底下躲著的孟浩然,此時的心情是可以想見的。如果王維在這個時候利用機會替他的朋友吹噓一下,孟浩然平步青雲的可能性相當大,然而王維卻不肯為,於是,孟浩然自知找錯了人,自己與仕途無緣了。 孟浩然在長安住了一陣,發覺仕途無望,加上自己的倔強個性不願再屈身求人,於是毅然返回襄陽去了。臨走之時,他給王維留了一首詩,詩中寫

  道:

  寂寂竟何時,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隻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此詩的口氣,對王維有極明顯的譴責,“當路誰相假”是說王維不肯引薦,“知音世所稀”自然說得更明白了。可見王維抑製孟浩然,給孟造成的傷害之深。

  開元二十八年孟浩然在貧困中死去,這時的王維忽然內疚起來,替孟營造墳墓,建孟亭、畫遺像,好象是一位最知己的朋友似的。孟浩然九泉之下,定會感到可笑。

  不過,王維的人品的確不佳,他對孟浩然的態度說明他不夠朋友。在安祿山攻陷長安時,他曾投降,等到平定安史之亂,他又以金贖罪,說明他對國家與朝廷也是不忠誠,是沒骨氣的。後來,王維自知沒趣,才歸隱田園,建別墅於輞川,常與裴迪等詩人同遊其中,賦詩為樂,默默無聞地度過了餘生。

(責任編輯:admin) 這篇關於王維和孟浩然的小故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故事 王維 浩然 自己 於是 朋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