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保姆竺可楨:把教授當寶貝的大學校長

Jan04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學家,曾任浙江大學校長。

  在任校長之前和之後,竺可楨一直是以氣象學者為人所知。因此,1936年受命擔任浙江大學校長,被視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彎,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這位校長,身材瘦削,舉止優雅,戴一副圓圓的眼鏡,看上去有點像苦行僧。但他留給人們的印象,卻是“溫厚光輝”的。

  教授費鞏,極有才子氣,一度對竺可楨不滿,開教務會時,當麵冷嘲熱諷:“我們的竺校長是學氣象的,隻會看天,不會看人。”竺可楨卻微笑不語。後來,竺可楨不顧“隻有黨員才能擔任訓導長”的規定,認定費鞏“資格極好,於學問、道德、才能為學生欽仰而能教課”,照樣請他做訓導處長。

  物理學家束星北,很有俠氣,卻又脾氣暴躁。浙江大學因戰爭西遷,他對竺可楨不滿,於是一路跟在這位校長後麵,數說其種種不是,竺可楨也總是一笑而過。後人回憶,竺可楨雖然並不欣賞束星北這種作風,與他私交不深,卻力排眾議,將他聘為教授,並經常為保護這位有才華的教授而費盡周折。

  這名校長,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黴米,卻把自己的工資分給教員們。難怪當時的數學教授蘇步青,提到竺可楨時反複念叨:“他真是把教授當寶貝兒,當寶貝兒啊。”

  這正如竺可楨在就任聲明中所言。他認為,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假使大學裏有許多教授,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以培育後進為無上職責,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學風,不斷地培植出來博學敦行的學者。”結果,竺可楨手下,有一批“聽聽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剛複、梅光迪、張其昀、束星北、張蔭麟、蘇步青、貝時璋……這些人大多性格獨特,氣度不同,卻都對竺可楨服服帖帖。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紹興的白牆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靜”。也有人認為,這得益於他作為科學家所強調的“隻問是非”的科學精神。

  當時時局動蕩,學校內有各種政治力量。竺可楨堅持學術獨立、教育獨立,總是力排政治幹擾,維護學術和教育的尊嚴,“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幹為浙大營造了相對安定的學術、教育氛圍”。就任校長時,他曾提出約法三章,第二條就是“用人校長有全權,不受政黨之幹涉”。

  他告誡學生必須有“明辨是非、靜觀得失、縝密思慮、不肯盲從”的習慣,反對學生參加任何黨派之爭,也不主張各種政治派別在學校活動。他對左派學生組織的“學潮”十分反感,多次公開表示反對,認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讀書。

  不過,有一次,學生不顧學校阻攔,衝上街頭遊行。麵對軍警們荷槍實彈,竺可楨舉起小旗,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雖然他不讚成學生的行為,但“既然年輕人上了街,我就要保護他們的安全”。一旦有學生被捕,他總是極力營救,一定要到獄中看望他們;如果學生受審,他也一定要到庭旁聽。

  到竺可楨60歲時,浙江大學的學生送來錦旗,上寫:“浙大保姆。”

  書評家馬勇曾感歎,在當時流亂的時局下,中國的大學教育並沒有就此垮台,相反卻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民族複興保留了難得的讀書種子,毫無疑問是因為,那時的中國還有一批有見解、有能力的大學校長。

  浙江大學遷址途中,每到一地,即結茅架竹,搭屋建棚,圖書儀器一箱箱開出來,按時開課。學生黎明即起,朝陽之下,漫山遍野,朗誦默讀。盡管當時物質條件極其貧苦,但這段時間,成為許多學生一生最難忘的時光。

  而當時的竺可楨,總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學生。他的一名學生年邁時接受記者采訪,有些陶醉地回憶這位老校長的話,“ 這篇關於浙大保姆竺可楨:把教授當寶貝的大學校長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浙 浙大 大保 保姆 姆” ”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