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誌:讓社會的空氣濕潤一些

Jan04

在中國,現在30多歲的企業家創業成功,然後統管一個企業,這種情況已經相當多了。30多歲就是1976年左右生的,1990年左右逐漸懂得事情、成就事業,逐步建立起人生觀。而1990年是一個什麽時期呢?1990年以後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局就已經定了,道路也已經順暢了,所以他們很自然地覺得,自己創業成功是個人奮鬥、自我努力的結果,是自己的聰明才智的一個具體的體現。

  在中國還有一些像我這個年齡段,或者是比我年輕一點的五六十歲的企業家。我們經曆過中國的苦難,親眼見到過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路程”、反右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所以我們感覺自己很幸福,在自己中年的時候趕上了改革開放,趕上了這個機會。因此,我們考慮經濟發展趨勢的時候,考慮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很本能地去關注大局,去關注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也很本能地把自己的命運、企業的命運跟中國的命運聯係在一起。

  今天參加這個會的有上百個企業,我想多數都是在中國、在各地區有很大影響的企業。咱們大家可能在年齡段上有不同,在企業的規模、行業運作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點我覺得是一樣的,就是我們每個企業都有一個明確的願景,往哪個方向發展,企業家自己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我們的肩上都有對社會的義務和責任。美國人中,精英的遠大抱負總是為世界謀幸福,為世界和平、為世界的科技進步奮鬥,而中國人不同。由於中國長期在世界上受苦難、受屈辱,現在從經濟角度來講,我們隻被世界人民認為是二三流的國家,所以中國的精英首先想到的是中國自己的富強。

  記得上世紀60年代困難時期的時候,我正在上高中。我和我的同學都在長身體的階段,但是常常被餓得頭昏眼花。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還號召我們每個月捐一斤糧票給世界上受苦受難的人。現在聽起來好笑,回味起來就是我們中國的實力不夠,但還要爭地位,這種情況真的是很可笑、很可悲。因此,我們中國的精英人群首先想到的是中國自己的富強,我覺得這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中國目前處於什麽狀況呢?我覺得我們正處在曆史的轉折點上。所謂轉折點,就是我們回過頭去看,鴉片戰爭後150年,中國人生活在痛苦、貧窮交織的日子裏;28年前,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走向興盛、走向輝煌。回頭看過去是痛苦,往前看可能是輝煌,那麽在這個點上,連接這個時段的就是一個轉折點。這個時代可能在曆史長河中非常短暫,但是我們恰恰生活在這一瞬當中。既然是轉折點,那就有可能向好的方向轉,也可能不一定向好的方向轉。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有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再三明確地提出,中國要做一個創新型的國家。為什麽拚命強調創新呢?因為老路實際上走不下去了,我們國家的資源確實支撐不了每年GDP按8-10%的速度發展,環境也遭到很大的破壞,人口問題,老齡化問題,矛盾重重,這些事情迫使我們的改革開放不得不另辟蹊徑,要創新,要不然改革開放很難深化下去。

  再有就是社會矛盾的激化不容忽視。改革開放以後,在咱們中國,我想最少有90%的人得到了實惠,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在先富起來的人群或者說更加富裕的人群裏,有憑著汗水和智慧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精英,但是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以卑劣的行為致富的敗類。現在就有人把這兩種人混為一談,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是使少數人致富,使大多數人陷於貧困當中,進而說到中國現在是曆史上最壞的土壤,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改革開放。問題嚴重的是,由於他們混淆了是非,在網上還得到了相當大數量人群的支持。這一來,就使矛盾變得錯綜複雜。有一點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前麵的路肯定不是坦途。

  我自己應該屬於那種非常努力種好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企業工作者。我們隻是看天上是不是下雨、刮風,和我自己種地有沒有關係。我想在座的企業家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太不一般的時代,是屬於轉折點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企業家的群體不得不擔負起轉折點的責任,要負起社會責任。我想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 這篇關於柳傳誌:讓社會的空氣濕潤一些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柳傳 傳誌 誌: :讓 讓社 社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