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破解三農困局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Jan05
  2004年,我縣緊緊圍繞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關於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意見,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總抓手,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中心,著眼市場需求,依靠科學進步,突出區域特色,把規模調大、品種調優、效益調高,全麵提高農業、家村和農民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效益,加快全麵建設小康寧津的步伐。農業和農村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形勢,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的基礎地位得到明顯加強,農民實際人均純收入達到3712元,7年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在全省121個縣市區中列第57位,增幅居全省前列。

  (一)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按照“品種調優、結構調適、規模調大、效益調高”的目標要求,全縣以發展經濟作物、特色農業和飼草作物為重點,在穩定糧食作物麵積的基礎上,適度調整優化種植業內部結構,應用推廣各類農業實用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和綜合能力。據統計,全縣糧食播種麵積54.7萬畝,總產240642噸,其中小麥25萬畝,總產100500噸,玉米28.4萬畝,總產140142噸。棉花播種麵積35萬畝,總產28700噸。瓜菜麵積10萬畝,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7000畝,春暖式西瓜大棚2000畝,小拱棚3萬畝。全縣肉牛、奶牛、豬、羊、雞存欄量分別達到3.5萬頭,1500頭、10萬頭、7萬隻和70萬隻(其中蛋雞30萬隻、肉雞40萬隻)。肉牛、豬、羊、雞出欄量分別達到1.05萬頭、13萬頭、7.2萬隻和120萬隻。全縣養殖大戶豬(年出欄5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10頭以上)、羊(出欄30隻以上)、肉雞(存欄2000隻以上)、蛋雞(存欄500隻以上)分別達到850戶、100戶、400戶、200戶和150戶。一是依托中國寧津蔬菜市場,擴大麵積,增加品種,提高品質,以東部鄉鎮為主,建成了1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並在體製、機製上進一步形成無公害蔬菜生產區。在種植模式上,重點發展“三棚”,即冬暖式大棚、早春大棚和小拱棚,麵積達到6萬多畝。二是大力發展畜牧生產,努力建成畜牧強縣。圍繞建設畜牧強縣,我們積極致力於在品種結構、養殖規模上實現新突破。工作中集中聯片,發展規模養殖場,搞好養殖小區建設,突出抓好奶牛和三元雜交豬商品基地建設。奶牛生產,圍繞德州光明乳業,重點抓好奶牛發展較好、規模較大的大曹鎮鑫源、寧津鎮路莊、大柳李滿、柴胡店王世英、長官北街村等奶牛養殖場;三元雜交豬生產基地,圍繞雙匯、金鑼和瑞豐活豬儲備項目,張大莊魯北養殖總公司一級繁殖場和保占蘆莊、大曹鎮西潭、相衙鎮梳頭李二級繁育場。為推動奶牛和生豬生產的發展,縣政府製定下發了《關於發展畜牧生產的意見》和《關於發展畜牧生產的獎勵政策》,積極幫助養殖戶協調解決場地、發展資金等,引導畜牧業向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全縣新建可存欄500頭以上高標準奶牛養殖小區2個,建成存欄二元母豬400頭、年出欄三元雜交豬8000頭以上規模的養豬小區11個。三是搞好植樹造林大會戰,林業生產在數量、質量上創曆史新高。我們把林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和主導產業,確立了“走科技興林之路,全麵提升植樹造林質量”的總體思路,堅持了“五個統一”、“五個到位”,即按照農業結構調整的總體要求,把林業作為主導產業統一安排和規劃,統一組織施工,統一選購優質苗木,統一組織水源,統一實施推廣薄膜覆蓋技術。分析形勢到位,規劃設計到位,宣傳發動到位,督導檢查到位,獎懲政策到位。全縣上下造林、造好林的氛圍空前高漲,林業生產在數量上、質量上創曆史新高。全縣春秋兩季植樹1330萬株,其中綠色通道綠化440公裏,河道綠化56公裏,圍村鎮造林1萬畝,完成速生豐產林5萬畝,經濟林2萬畝,新建農田林網1萬畝、農林間作12萬畝,林業育苗2000畝。 這篇關於積極破解三農困局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會議發言
相關的標簽:增加 農民 收入 努力 破解 積極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