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魯·聶魯達 介紹簡介|巴勃魯·聶魯達 簡曆|巴勃魯·

Jan04
 
  姓名:巴勃魯·聶魯達(Pablo Neruda)
  性別:男
  國籍:智利
  名人職稱: 詩人,政治活動家
  所獲獎項: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  巴勃魯·聶魯達(PabloNeruda,1904-1973)智利詩人。生於帕拉爾城。少年時代就喜愛寫詩並起筆名為聶魯達,16歲入聖地亞哥智利教育學院學習法語。1928年進入外交界任駐外領事、大使等職。1945年被選為國會議員,並獲智利國家文學獎,同年加入智利共產黨。後因國內政局變化,流亡國外。曾當選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獲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1952年回國,1957年任智利作家協會主席。1973年逝世。
  聶魯達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從1925年到西班牙內戰爆發.是聶魯達創作的第二個階段.基本上運用超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手法,追求神秘的內心體驗,主要詩作是《地球上的居所》(1933一1935)。1937年,進入創作的第三階段,亦是全盛時期,主要作品有著名長詩《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詩歌總集》(195o),後者包括此時期發表的最著名的兩首長詩:《馬楚·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來吧》(1948)。此後陸續發表詩集《元素之歌》(1954)、《葡萄和風》(1954)、《新元素之歌》(1956)、《一百首愛情十四行詩》(1957)、《英雄事業的讚歌》(196O)等。
  聶魯達於1945年加入智利共產黨,1949年流亡國外,思想越發激進。他參加國際和平組織,受到蘇聯的熱情幫助,感情上必然偏向克裏姆林宮。1950年因為《讓那劈木做柵欄的醒來》(詩中不僅歌頌林肯,而且還歌頌斯大林和蘇聯),榮獲國際金。後來成為蘇聯的盟友,寫了大量歌頌蘇聯的政治抒情詩,如《葡萄園與風》。1953年,還得過斯大林金。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發表秘密報告,批判斯大林,聶魯達不能接受。他對斯大林的錯誤,至死都未能認清。他在晚年回憶錄《我曾曆盡滄桑》中,這樣寫道:“我的立場是,在我所不了解的斯大林時代的陰雲之上,我的眼前出現了頭等人物斯大林,他有原則而善良,像隱士一樣簡樸,是蘇聯的偉大捍衛者。另外,這位大胡子的人在戰爭中變得巨大了,他的名字被人們掛在嘴邊。”“我又將一首詩獻給了這位強有力的人物。那是在他去世的時候。這首詩在我的任何一版全集裏都可以找到。克裏姆林宮的巨人有一種強烈的影響,振奮著人類,我的詩就是吸收了這種巨大影響。”
  聶魯達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以濃烈的感情、豐富的想象,表現了拉美人民爭取獨立、民主、自由的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力量。由於“他的詩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複蘇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聶魯達於197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聶魯達1943年年10月,途經秘魯參觀馬丘比丘高處。這裏是古代印第安民族所建立的印加帝國的遺址,他受到極大的震撼和啟示。在這之前,聶魯達一直想以史書的形式,寫一本智利的詩歌總集。現在站在廢墟上,他明白:古代的印第安人,是拉美各國的共同祖先。於是,他產生了新的構思,想寫一本美洲的詩歌總集。“它應該是一種像我們各國地理一樣片片斷斷的組合,大地應該經常不變地在詩中出現。”1945年9月,他先寫出《馬丘比丘高處》(舊譯《馬楚比楚高峰》)這首大詩。1948年2月5日,智利政府下令逮捕聶魯達。詩人被迫轉入地下,同時開始《漫歌集》的秘密寫作,於1949年2月完成,曆時一年。
  《漫歌集》是一部史詩性的詩集,分15章,由250首詩組合而成。
這篇關於巴勃魯·聶魯達 介紹簡介|巴勃魯·聶魯達 簡曆|巴勃魯·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傳記
相關的標簽:巴勃 聶魯 介紹 簡介 簡曆 副標題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