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一生

Jan04

  距今150多年前,一位雖不能說聽不見雷聲,但已聾得聽不見大型交響樂隊演奏自己樂曲的57歲的倔強的單身老人,最後一次舉拳向著咆哮的天空,然後逝去了。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德國偉大的作曲家,以其豐富的充滿熱情和英雄氣概的創作,代表了當時進步階層在神聖同盟反動統治下的反抗精神和變革願望,給予歐洲音樂藝術的發展以重大影響;不僅如此,他的艱難坎坷而又光焰奪目的生平,偉大的人格,超人的毅力,也同他的音樂一起啟迪著後人。法國著名文學家、音樂史家羅曼·羅蘭稱他為勝利的普羅米修斯”,“正直與真誠的大師。”“依著他的先例,我們應當重新鼓起對生命、對人類的信仰!

  一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生於德國波恩萊茵河畔一所破舊的閣樓上。

  祖父是當地大公的樂長,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仆,一個廚子的女兒。一開始,人生對於他就顯得是一場苦鬥。父親想開拓他的音樂天分,不惜用暴力迫使他學習。4歲時,他就被整天地釘在鍵琴前麵,或和一架提琴一起關在家裏,幾乎被繁重的作業壓死。經濟生活的重擔過早地壓在這個少年的身上,他不得不為怎樣掙取每日的麵包操心。11歲,他加入戲院樂隊,13歲,他當大風琴手。17歲時,他熱愛的母親死於肺病,貝多芬從此成為一家之主,負起兩個弟弟的教育責任。他不得不羞慚地要求父親退休,因為他酗酒,不能主持門戶──人家甚至不能把養老金交他本人收領。這些可悲的事實在貝多芬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若幹年後他曾說過:“不知道死的人真是一個可憐蟲!我15歲上已經知道了。”

  轟轟烈烈的法國資產階級大爆發了,很快波及全歐,吸引了貝多芬的心。

  當時的波恩大學是新思想的集中點。1789年5月14日,他報名入學,聽有名的奧洛葛·希那哀特講德國文學──他是雅各賓黨的一方首領。當波恩得悉巴士底獄被攻陷時,希那哀特在講壇上朗誦一首慷慨激昂的詩,鼓起了學生們如醉如狂的熱情。大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貝多芬。後來雖然他居住的奧國與的法國關係很緊張,但貝多芬仍和法國人有親密的來往。他擁護共和的情緒愈加堅定,這在他以後的生活中發生了有力的影響。

  在這期間,他從幼年培植起來並得到良師指點的音樂才能成長起來。1795年3月20日,他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次鋼琴演奏會,嶄露頭角,他對自己的意誌和力量充滿信心。 1796年,他在筆記中寫道:“我的天才終究會獲勝……25歲!不是已經到臨了嗎?”他顯得很高傲,但他的最親密的幾個朋友知道,他藏在驕傲的笨拙之下的是一顆慈悲的心。他寫信給密友韋該勒醫生報告他的成功時,第一個念頭是:“譬如我看見一個朋友陷於窘境,倘若我的錢袋不夠幫助他時,我隻消坐在書桌前麵,頃刻之間便解決了他的困難……你瞧多美妙。”

(責任編輯:hchj) 這篇關於貝多芬的一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傳記
相關的標簽:貝多芬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