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交往來習俗

Jan05

河北社交往來習俗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有關於河北社交往來習俗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受禮,這裏當然是指接受錢、物而言。但是作為受禮者,首先對“禮”的物質表達方式和精神表達方式要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禮”,在我們民族的傳統中,起碼有四五種解釋。“禮”最初本是敬神的意思,後來逐漸引伸為禮貌和敬禮;也可以理解為表示敬意或為了表示隆重而舉行的儀式,如婚禮、喪禮。“禮”還泛指貴族等級製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當然,“禮”也可用以指禮物。可見,我們在這裏講“禮”,決不僅僅隻是指錢和物,它還具有敬意、祝賀、友情和道德等精神方麵的內涵。對受禮者來說,決不能隻重物質而輕視精神,對精神方麵的“禮”不屑一項。

其次,在接受禮物之前,應該表示謙讓,而在接受之後,則應表示感謝,並要誠懇向送禮者表示以後請不必這樣客氣,務必不要再破費等等。不能一見禮物就照收不誤,來多少就收多少。遇到有遠方來客帶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產,不妨欣然接受,因為這是屬於禮節性和紀念性的饋贈品,它們代表親友的一片情意,如果不接受,反而會使親友感到掃興和尷尬。

然而,假如親友所贈的是價值較高的彩電、錄相機、電冰箱之類的物品,這就要根據你們之間的關係和親友本身的經濟狀況來決定辭受了。如果是至親或同胞兄妹,又是專門為了送你而購置的,經濟狀況也還可以,不接受反而會加重對方的心理負擔,那不如痛快地接受為好。這樣,雙方的情誼還會通過這一饋贈而進一步得到增進。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重禮儀的傳統美德,恰如其分的相互饋贈,能夠增進感情與友誼,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親友的心情,接受饋贈無疑會使他們感到欣慰和歡愉。

如果親友是為了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某種困難而饋贈財物,你也不妨接受這真誠的幫助,但同時要考慮對方贈與這筆款項,是否會加重其本身的經濟負擔,如有這種情況,應婉言辭謝或僅接受其贈款的一部分;如果親友堅持相贈,則也不必再三推讓。

至於對相互關係不深者送來的重禮,一般應該婉謝,特別對那些以拉關係、走後門為目的的禮品,更應該堅決拒收。另外,對在公務來往中得到的外國朋友的任何饋贈,則應按有關的規定進行處理。
 


作者: 來源: 這篇關於河北社交往來習俗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人文常識
相關的標簽:河北 社交 往來 習俗 河北 社交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