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不是儀式感,而是對生活的掌控感

Feb20
掌控生活其實很簡單,是我在操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操控我。

  作者:Lachel

  01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儀式感成了一個自媒體文章熱詞。

  一個人吃飯,要給它起個名字,叫一人食。還要配上素色的桌布,木筷子,淘來的和風小碗,用90度拍下照片。

  讀書的時候,要關掉手機,斷網,倒上一杯茶或者咖啡,一定要是紙質書,打開台燈,翻開一頁,慢慢品味。

  買來許多無用的小物件,擺在窗明幾淨的角落,每天拂拭,打掃,讓陽光照進來,曬在它們身上。

  還有愛情裏的儀式感:戀愛紀念日,約會紀念日,520,七夕,聖誕節,鮮花,高檔西餐廳和明亮得纖塵不染的燈光。

  ……

  這些……怎麽說呢,其實也不壞。

  我不是要抨擊儀式感。

  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會去尋求某種儀式感的人。

  比如,寫作的時候,我不會一直坐在電腦前碼字,而是會站起來,在客廳裏來來回回、一圈一圈地踱步,抑或掃地,整理衛生。

  一邊做事,一邊讓腦海裏的概念和想法自由浮現、自由組合,直到構造出一個精巧的模型時,再把它寫下來。

  前公司是一家非常精幹的創業公司,也深諳儀式感的道理。

  每周五的下午,慣例都要開個周會,放下所有的事情,所有人聚在一起,看看數據,聽聽CEO講話。

  平時來了新人,總會由HR帶著巡一遍樓,巡到的部門要起立鼓掌。

  離職的時候,離開的人會在大群裏發個紅包,寫一句在這裏的日子很開心,謝謝大家,然後大家紛紛送上一句前程順利!

  盡管可能壓根沒幾個人認識他,盡管這樣的行為沒太大實際意義,但的確會讓每一個人感到:

  你是活在一個集體裏麵,你在跟大家一起,做著一些正當、重要、有某種象征意義的事情。

  我想,大多數在日常生活中,追尋儀式的人,其實也是一樣的:

  通過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儀式,讓日常生活呈現出某種與眾不同的重要性。

  這也是我們用來對抗日常的最好武器。

  02

  人為什麽需要儀式感呢?

  或者說,儀式感背後的原理,究竟是什麽?

  學術上,可以為儀式找到源頭。

  法國人類學家ArnoldvanGennep的代表作《通過儀式》,提出了儀式的三重結構和閾限理論。

  蘇格蘭人類學家VictorTurner,則在他的基礎上,將儀式的研究發揚光大,形成了特納學派。

  他的主要觀點是……(這個太學術了,肯定沒人看,咱們還是聊點通俗的吧。)

  總而言之,儀式的本質是什麽?

  是社會性和自然性的暫時剝離。

  人在儀式之中,一切所從屬的身份被暫時剝離了。

  不再有等級,尊卑,上下,分類和結構,一切的參與者都遵循儀式本身的規則,而這套規則的導向,是將人往自然本性的深處進行引導:我是誰?

  你會感覺到,一切熟悉的東西都變得陌生起來。

  你會重新去觀察和思考它們的意義,它們與自己的聯係。

  你會體會到一種極端獨處、獨一無二,極端自由的感覺。

  這就是自然性和個人性的釋放。

  其實,這也正是日常生活中,追求儀式感的背後源頭。

  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儀式,而是借由對儀式的重複,將自己從等級森嚴的日常中解放出來,重新審視自己,本質上,這是一種掌控感。

  03

  社會結構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

  隻要你在社會之中,無論你處於哪個位置,你都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都必須遵循社會規則。

  前陣子,很多人熱炒財務自由這個詞。

  他們總覺得,努力掙錢,做投資,當老板,開公司,隻要自己能累積到足夠的財富,並且這些財富能帶來穩定的被動收入,自己就自由了,想幹什麽幹什麽,再也不必為五鬥米折腰。

  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識一些創業公司的老板,以及一些大公司的高管。

  按一般人的認知,他們應該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但我看到的現象是,他們天天飛遍全國各地談業務,做方案,天天在公司加班到淩晨、住酒店,可能幾周都回不了一趟家。

  在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後,潛藏的永遠都是三個詞:累,忙,沒時間。

  這就是社會結構的殘酷。

  社會有它自己的節奏,無論你是誰,是企業家還是白領,都不得不跟著它的節奏跑。

  對他們來說,儀式感是什麽?

  也許就是自己開車回家,到樓下,不下車,在車裏靜靜坐著的這一陣子。

  因為隻有這一陣子,他們才是自由的。

  隻有這一陣子,他們才能褪去自己肩上一整個公司、一整個部門的重負,重新找回對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

  04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習慣了被生活推著走。

  早晨急匆匆去上班,一邊趕地鐵一邊吃早飯;午餐在樓下買個便當;晚上加班到九點、十點,回去洗個澡,累得隻想埋頭就睡。

  難得有一個周末,也會睡掉一大半,再匆忙把這周的劇補上。

  然後準備下周一要交的報告。

  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不是。

  在生活的重負之下,我們的自然性和個人性,都讓位於社會性。

  與其說是我們在生活,不如說是生活本身,在我們的生命裏,不留情麵地徑直走過。

  一不小心,我們就老了。

  所以,我們借由儀式,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小事賦予意義,目的是什麽呢?

  無非是,通過這些儀式,重新找回自己對生活的掌控,重新讓自己感到:我才是生活的主人。

  這就是掌控感。

  掌控感帶給我們安全感,因為每個人隻有確認自己的存在,確認自己能夠對身邊的事物、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確認自己的自主意識,才能確認自己的價值。

  而這是一切存在的精神基礎。

  我存在,是因為我覺得,我有價值。

  我有價值,是因為我覺得,我能掌控自己的一切。

  我能掌控自己的一切,靠什麽體現?

  靠生活中每個重要的事件,每個儀式性的瞬間,每個我能夠不管不顧時間、去做一些毫無實際意義事情的時刻。

  隻有在這樣的時候,我,才能體會到:是我在操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操控我。

  這就是一種悲劇的神聖。

  05

  回到儀式。

  特納認為,人性在儀式、宗教和藝術中得以發展。

  他認為,西方上世紀中葉的嬉皮士文化,正是擴展了閾限,抹除了社會結構,強調人性至上。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性迸發出創造力和能量,再造了社會文化,使陳腐的、死板的社會,再次獲得生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發展出來的種種儀式感,也正是一種內省和沉思。

  在我讀書的時候,我不是任何人,我隻是一個讀者。

  在我做飯的時候,我不是任何人,我隻是一個工匠。

  在我創作的時候,我不是任何人,我隻是一個藝術家。

  諸如此類。

  正是這種對生活的掌控感,以及它所帶來的安全感,讓我們得以在日常生活的慵常、無聊和空虛中,重新獲得對生命的激情。

  這種現象把兩個人聯結在一起,推而廣之,就是什麽呢?愛情,婚姻,乃至於婚禮。

  愛情之中的種種儀式,都是在強調一件事情——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儀式。

  愛情多偉大啊。

  愛情是兩個人聯手起來對抗全世界。

  06

  最後,回到正題。

  除了給生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儀式之外,還有什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掌控感呢?

  1、掌控身體

  有氧運動,以及鍛煉協調性。

  它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提高體能,從更大的意義上說,是提高我們對整個身體的掌控能力。

  身體是大腦的基礎。

  通過掌控身體,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節律,獲得更充沛的精力,更穩定的情緒和思維控製能力。

  這些,都是保證我們的大腦,工作在最好狀態的基本條件。

  2、掌控時間

  掌控時間,本質上,就是提高我們對時間的知覺和管理能力。

  前者,可以采取柳比歇夫方法,堅持一段時間,記錄自己每一天的時間開銷,從而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時間模型。

  後者,可以通過對時間的合理安排,將不同優先級、難度、類型的任務,分配給不同的時間段,來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

  杜絕被時間趕著跑的被動。

  3、掌控情緒

  一個人成熟與否,最主要的表現,是看情商,也就是察覺他人情緒,和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

  無論任何時候,情緒都是理性思考的大敵。

  學習正念,練習冥想,了解一些心理學中對情緒的管控方法,可以有效地擺脫情緒對大腦的影響。

  4、掌控目標

  以上這些,都是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最佳狀態的方式。

  而保持最佳狀態的目的是什麽呢?是用來實現我們的目標。

  你一定要確立一個目標,一個你願意為之奮鬥、不斷超越自己的目標,並把它細化、分解、落地,踐行到每一天的活動之中,讓自己看到每一天的進步,讓每一天都成為非同尋常的一天。

  這才是最本質的掌控感的來源。 這篇關於你需要的不是儀式感,而是對生活的掌控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