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Feb20

                    作者:黃柯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一座大樓霎時化為一片火海,幾十條鮮活的生命化為滾滾濃煙消逝而去,不知又為這人世增添了多少悲痛與苦難。   第一天,不知在什麽時間,也不知是誰所為,離那座大樓不遠的路麵上竟多了幾株潔白的菊花。這些潔白的菊花在被熏得黝黑的建築下,顯得安靜而又自然。   第二天,幾位路人駐足旁觀,然後又留下幾株菊花,默默離去。   11月21日,死者的“頭七”,街口警車停駐,警察手持對講機不時聯絡,人群安靜而平和。膠州路上已經鋪滿了菊花,滿眼皆白。在沉默的鮮花和點點燭火之上,有一種安靜、沉默卻令人敬畏的力量在空氣中散播,襯托著黑黝黝的死樓,直立在即將落雨的天空。   開始是幾個人,後來是幾十、幾百、幾千人,死者“頭七”那天,多達10萬人來到現場悼念遇難者。上海城市交響樂團在入口處演奏,旋律輕柔優美的《聖母頌》在天空中飄蕩,曲調中自有一股緩緩的令人安寧的力量。它似乎充斥於天地,又似溢滿於心田;似對死者的度化,又似對人性的頌揚----它讓人的靈魂得到真正的淨化和提升。此時此刻,無論貧與富、善與惡,所有的一切都化為停駐的身影,化為對死者的哀悼,亦化為對生命的敬畏。在那點點燭火之上,看到燭光反襯的麵龐,莊重、溫暖而又協調。   或許,人隻有在麵對死亡,在麵對別人的最終宿命之時,才會顯露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麵。人性本善,生活為人們披上了不同的外衣,不見其本心,但“人稟七情,應物斯感”,總會時不時地顯露出其光輝。唯有超越世俗的羈絆,直接看到生命的最終站台,才會莊重,才會不分你我,才會發自內心。   人性本善,其光輝一直在這痛苦的人世間感染世人,如燭火,雖小卻長存不滅,雖少卻直達千萬人心,唯有真情流露之時,方可瞥見那光芒,如流水,如陽光。   人性的光輝,就在燭光映照麵龐的那一刻,顯得分外奪目。                  (王振國摘自《作文通訊》2012年第2期) 這篇關於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