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心平氣和地使用朋友圈是一種能力

Feb20
作者丨梁爽

  01.

  同事小曲告訴我,她因相親男談論朋友圈的態度,而婉拒了對方。

  相親男初次見麵後就熱烈追求小曲,有次倆人散步,從生活工作聊到朋友圈,相親男劃著手機,介紹自己朋友圈的生態。

  這是大學室友小A,你看他這次去台灣、上次去日本時的旅遊照片,下麵就開了當地的定位,他回他鞍山老家怎麽不定位了?

  這是富二代同事小B,你看她上午發的這張擺拍,是要炫耀她爸買的新車方向盤呢,還是展示她手上那塊腕表?

  相親男說,真想回複他們一句:“裝逼者,雖遠必誅”。

  看著小曲被他的話逗笑,相親男更加起勁地點評。看到媽媽曬娃覺得心煩,看到美女自拍覺得不像,看到微商廣告覺得坑人,看到情侶秀恩愛覺得不舒服……

  相親男時而羨慕嫉妒恨,時而恨鐵不成鋼,時而內心戲抓馬,小曲借故結束約會,到家後聯係相親男,覺得倆人不合適。

  我不太懂小曲拒絕對方的原因,小曲告訴我,她想找個成熟穩重的睿智男,而相親男使用朋友圈的態度,表明了他的心智不成熟。

  一是他的想法相對消極偏激。他覺得朋友圈裏很裝的人,可能人家隻是純粹地在記錄行走軌跡,可能名牌就是別人日常的生活點滴,他缺乏什麽,越會覺得別人在秀曬炫什麽;

  二是覺得他不懂思辨和包容。人生比鑽石切麵還豐富,而他卻僅憑幾個朋友圈截屏,狹隘地給別人貼標簽、下定義,對複雜的人性還持有二元論評價體係,對別人不同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接受度較低。

  看一個人的成熟程度,比看他發的內容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朋友圈輸入和輸出時的心態。

  而一個成熟的人,會心平氣和地使用朋友圈。

  02.

  朋友圈是2012年開通的,距今有5年了。

  我前幾天問一位讀者,剛用朋友圈和現在用朋友圈,心態上有何不同?

  她回複我:以前太把朋友圈當回事了。

  發朋友圈時,打了又刪,刪了又打,打了再刪,刪了再打。內容不能表現出矯情,也不想讓別人猜透自己的處境,但是又希望有人理解背後的深意,發後覺得不妥又立刻刪除。

  發完後,忐忑地守著“發現”的紅圈乍驚乍喜,簡直是把點讚和評論當成KPI來執行。

  後來漸漸釋懷了,工作業績擺在那,領導不會覺得我太閑,真心朋友會懂我,看不慣我的也不強求,別人把我屏蔽分組拉黑,我也攔不住。

  現在發朋友圈才沒有那麽多內心戲,完全有種想發就發,愛誰誰的隨性。

  很多人的成長,體現在看待和對待朋友的態度上。

  朋友圈幾次“卸載-開啟-又卸載-又開啟”的某友,為了讓自己更加自律,卸載了朋友圈,但依舊沒過好生活。

  後來他痛定思痛,如果自己就是個不自律,不會時間管理,不會好好和自己相處的人,用不用朋友圈隻是表麵問題。

  性格靦腆的表妹畢業剛工作時,為了能和同事說上話,經常翻看同事的朋友圈,了解同事下班或周末的動態,成為朋友圈裏的秒讚王。

  後來她明白“加了朋友圈,未必就能加入一個圈子”,隨著她迅速獨當一麵,才和同事結下深厚的戰友情。

  她對待朋友圈以及人際關係,都越來越不卑不亢。

  03.

  我發現,越是成熟厲害段位高的人,看待朋友圈越是雲淡風輕、波瀾不驚。具體表現為以下3個方麵:

  1).能夠理解並包容朋友圈裏的參差多態。

  有些熱門文章,一下說看你朋友圈覺得你很裝,一下說朋友圈裏沒朋友,一下說朋友圈太幹淨的人套路深,一下說朋友圈裏那個人不是你……

  但這些隻是用來擴充看待朋友圈的角度,而不是板上釘釘的結論,每個說法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大量反例。

  有人愛發生活的苟且,有人愛發詩和遠方,有人過了糟透了的一天發張美圖自拍給自己鼓勵下士氣,有人發的那段矯情語錄是特意為在乎的人而寫,有人在線上活出與線下不同的自己。

  一個時刻代表不了一個人浩浩蕩蕩的一生,沒必要給朋友圈裏的人上綱上線地貼標簽。

  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隻要不侵害別人的權利,別人朋友圈裏的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

  2).用朋友圈記錄生活,但別“記錄”大於“生活”。

  有次我排隊去餐廳吃飯,身邊坐著一對來過紀念日的夫妻,倆人精心打扮,情話綿綿。

  上菜後,老公送出禮物,妻子拿出手機,拍下老公、環境、菜式、禮物發了朋友圈,這成了浪漫氛圍的休止符。

  妻子舉著酒杯還不忘查看評論,向老公實時報告朋友圈戰況,誰誰給我們點了讚,誰誰問這是哪個餐廳。

  老公後來不爽地問她,能不能放下手機好好吃飯,坐在旁邊的我都能感到氣氛變僵。

  張愛玲曾說過,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下去,冷暖自知,留給大家看的唯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

  妻子原本打算記錄並分享這美好瞬間,卻忽視了身邊人的感受,以及此時此刻的品質。

  最怕把朋友圈裏的小恩小惠當作是大恩大德,卻把身邊那些死心塌地對你好的人當做理所當然。

  3).內心豐盛到無需在朋友圈裏找存在感和優越感。

  隨著生活日益熱烈紛呈,我對朋友圈的心態也更明朗開放。

  有時忙的話就忘了看朋友圈,閑著沒事的時候隨便刷一下,感興趣的內容或有用有趣的資訊多看幾眼,不感興趣地迅速劃過。

  定期專門點進在乎的人的主頁,認真看每條朋友圈,看到朋友安好也感染幸福,覺得朋友狀態不對,專門開小窗或打電話私聊。

  別人在朋友圈裏過得好,我也不用蛛絲馬跡地找證據說服自己其實比較好,以小見大地解讀朋友圈,是和自己過不去。

  毛姆說過,“我們要容忍他人,如同容忍自己”。比起看到朋友圈裏我看不慣的存在更難過的,是我更難接受自己不能坦然地接受這些看不慣。

  因為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從乍驚乍喜到不卑不亢,從找茬挑刺到兼容並包,心胸大度到無需含沙射影,自信強大到無需刻意合群,這是我理想中對待朋友圈的狀態。

  —END— 這篇關於能心平氣和地使用朋友圈是一種能力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