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子的苦惱

Feb19

  經常聽的一句話,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最初,不求甚解,長大後略有感悟,也借機說說自己的想法。
  
  我們總習慣拿這句話形容那些肚裏沒水,卻喜歡言語行事處處占個上風的人。這類人有個習慣就是凡事都要表現一下自己的優越性,卻常常暴漏自己無知無識簡單幼稚的同時惹人生厭,從而得到半瓶子的‘美譽’。
  
  對於這句話聽多了,就像半桶水沒有一桶水容易抬講的一樣,讓人想到的都是不滿的都容易晃蕩。這裏的滿我覺得說的更多的應該是一個人的胸懷,並不是我們擁有的知識閱曆或者其他,就像那半瓶水。心懷感激之情,有容人之量,我想擁有多或少都不至於晃蕩。
  
  我們平時說的半瓶子,其實滿悲哀的,說話間喜歡占上風處處表現自己,其實自己撐得很狼狽,還撈得個惹人嫌的名聲。我想他們也很糾結,也很苦惱。
  
  還有一種半瓶子,可能這才是真正的半瓶,正如我。
  
  也許是因為年輕,也許是自己積累東西太少,也或許是性格使然,總覺得做什麽都差那麽一步,就差最後一口氣。就像多年前在書裏看過一個什麽定律,我忘了。大概意思是一條河裏的水,漲一點沒關係,再漲一點沒關係,直到漲到那個點就會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半瓶子似乎永遠達不到那個點,我也想一發不可收拾一下,可就一天漲一點,那樣平靜的流淌著,看不到決堤的點在哪。上那麽多年的學,六七十分的成績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似乎沒拿過百分。工作了也總是這樣,總覺的事事不盡完美。
  
  曾經沒事的時候也這樣瞎琢磨,渴望找找原因,讓自己離那個點再近些,厚積薄發成為現實。但是事事總是像我考試一樣,六十分勉強及格。
  
  前段時間閑來無事的時候,在網站更新著寫了部長篇小說,這是第一次寫這麽長的文,幾年的少讀書已經讓自己腦子裏對小說的謀篇布局沒有一個現成的概念了,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講著故事。四萬多字夠申請加薦的資格,也厚著臉皮自薦了一把。
  
  十天的等待,沒有被加薦。多少有點失落,這必定是我的第一次。更失落的是別人的作品編輯都給了指導修改意見。對我的評語就四個字作者加油,四個字讓我迷茫了,我想入非非了,我往哪加油啊,沒有加薦,也沒有意見。這樣是不是正如學識淵博的學者看到幼兒園的大朋友的塗鴉之作,批評指正怕他聽不懂,誇獎又實在違心,無從誇起呢?這個是時候,我又想到了半瓶子這個詞,主動對號入座。
  
  這種結果,我沒有幻想編輯是否細看,也沒有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樣的詞安慰自己。也許自己謀篇布局,行文措辭還差的太遠。就好比我在努力製造一台機器,造好了發現它是那麽的笨重,馬力小動力差,哪還會受歡迎。也許真是自己製造的機器過於笨重落後,不是一個螺絲鬆了緊一緊的問題,是一個嚴重殘疾,而且是胎裏帶,怎麽讓編輯提意見。問題肯定是自己的,還是半瓶的事。這時候半瓶子是苦惱的,半成品放在眼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隻想打它個滿地零件重新組裝。
  
  小說故事是精彩的,我也盡量的不讓自己寫的那麽輕浮,表現的厚重一些,我還幻想著是本我未來孩子能讀的書。隻是讓我晃蕩著給講壞了,厚重弄成了笨重,胡子眉毛一把抓,沒有摸出輕重緩急來。自己的文字駕馭能力還真有待提高,考試一樣,從三十分到及格要比從九十五到一百分容易多了,提高前三十分還不是夢。一百分不容易,完美不容易,但我隻要及格就滿足,那應該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吧,我猜進步會很快。
  
  衝擊那個爆發的點,需要積累和堅持。駕不了馬車,那就先抬轎。我想鈍刀磨石,鋒利隻是時間問題。
  
  我是個不晃蕩的半瓶,有時會很苦惱。正在學著改變,學著用不自滿的心積累容納滿瓶的知識。

這篇關於半瓶子的苦惱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