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製造“欲不可得”的痛苦,折磨自己

Feb19
一位朋友說了自己的煩惱和痛苦:
  
  她身在異地,離父母較遠,最近幾年,父母身體不太好,由在家的兄弟姐妹們照顧,自己每每想回家陪著照顧父母,可是沒法脫身。而自己的工作剛剛有些起色,比較忙;孩子正上小學,丈夫不太會家務,自己得給他們燒飯、洗衣,照顧他們;再加上,現在經濟上也不寬裕,所以,總不能成行,於是,最近老想到這事,為之煩惱痛苦不已。情緒不好,還和丈夫為此吵過,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一方麵,我覺得自己作為大女兒,應該回去照顧父母,可另一方麵,自己去照顧父母,從時間、條件各方麵做不到。於是好糾結。
  
  “照臨老師,你說說,我該怎麽辦?我要回去照顧父母嗎?但我真的回不去,好糾結,好痛苦!”最後,她喪氣地說。“有時候,想想,生活真的好痛苦,總不讓人如意!前天,我還跟丈夫吵,我說他,如果他能多賺些錢,我就不工作了,再買套大房子,把父母接來好好照顧他們。”
  
  我問她:“真的回不去?真的做不到?”
  
  “盡管我很想,但真的不行,離不開!”她回答。
  
  “我知道,你在朋友圈裏,算是唱歌唱得好的,也得到大家的讚賞,並且你自己也喜歡唱歌。你看‘星光大道’嗎?”
  
  “當然,有時間的時候會看的。”
  
  “那,當你看到那些歌唱得好的人,光彩無限,你會因為自己沒站在那個舞台上,而痛苦、煩惱、糾結嗎?”
  
  “當然不會。我沒想過自己上去。我唱歌,也純粹是自己愛好,自娛自樂。”
  
  “你因為沒有想過上那個舞台,也就沒有‘欲不可得’的痛苦。你有的隻是符合自己條件的,有的隻是自己能做到的追求,比如:自己在家唱,在朋友圈中唱唱,自得其樂。——所以,對這件事,你沒有痛苦和煩惱。”
  
  “也就是說,我們的痛苦,大多都源自於我們總想得到一個自己得不到,條件不允許,自己做不到的東西,這就是‘欲不可得’,於是產生痛苦和煩惱。”
  
  “對於你照顧父母的事,在現有的條件下,想想看,你能做到些什麽呢?”我問她。
  
  “我能想到的,比如,常常給他們打電話;讓孩子給他們打電話;還有,讓我丈夫出差路過的時候,順道去看看他們;平時,給他們買點衣服什麽的東西寄給他們;或者,還可以給他們寫信;還可以在工作稍閑的時候,抽個時間回到看看他們,即使一兩天時間,偶然離開一兩天,應該沒問題;明年,我有年假,雖然沒幾天,我想,或許可以與丈夫商量把父母接過來玩幾天,在我們這兒住幾天,雖然,我們房子不大,擠點,但這是可以做到的……”她一邊想著,一邊說著,臉上露出笑容,目光中充滿期待與喜悅。
  
  “是的,你雖然不能實現自己回家長久照顧父母的心願,但你可以做到更多你可以為父母做到的事。這才是你對父母之愛的真實落點。”
  
  總有朋友對我說起他們的煩惱和痛苦:“照臨老師,我想……,可是……,現實生活總是讓人不如意!”事實上,不是生活總讓他們不如意,生活總是與他們過不去,而是他們自己與自己過不去,自己與現實生活較勁,自己折磨自己。總是製造出一些所謂“欲不可得”的糾結痛苦來。
  
  現實的真相是,對於每一個不斷努力的人來說,生活總在越來越好,隻是生活永遠不會以我們所期望的樣子越來越好。它不一定一一給我們所期望的,但它一定在適當的時候,給我們那個時期應該得到的。
  
  放下那些你做不到的、無法實現的心願,雖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指引你的人生方向,但,若你總是盯著無法達到的它們,你所獲得的隻能是灰心、喪氣、自責、自卑、抱怨,這些欲不可得的痛苦。更可怕的是,這常常影響你在當下的情緒,使你總是背負負麵情緒麵對生活,以至於讓你本來可以陽光的當下生活變得陰暗痛苦。這樣的負麵情緒,還會傳染,進一步影響你的家人,影響你與家人,與他人的關係和諧。最終的結果是,你越是為那些現在做不到,不能實現的心願痛苦、糾結,你的現實生活越差,而這將決定著你實現未來心願的可能更加渺茫。
  
  你必須意識到,人生應該有一些高遠的夢想、心願,作為生命方向的指引,但你無法總是抱著那些高遠的夢想和心願去生活。真正的生活,永遠在當下,在於你在當下,在現在,能做到什麽,可以去做些什麽。即使你現在能做到的與那高遠的夢想、心願,相差甚遠,但,你做到一些,就離那個心願、夢想的實現更接近一些。更關鍵的是,在這樣立足於當下、現實的基礎之上一步一腳步,讓你看到和收獲一個越來越好的自己,越來越好的生活,而這將給你麵對未來的勇氣、信心和力量。所有的一切,使你以正能量的美好當下,累積出一個曾經夢想、期望的美好未來。
  
  少盯著現在做不到、得不到的發愁,多著眼、著手於你現在能做到的,這是破解煩惱的重要法門。 這篇關於少製造“欲不可得”的痛苦,折磨自己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