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仍惑

Feb19
還沒怎麽咂摸人生,居然一下子就站到了四十歲的前邊。
  
  古人雲:“四十不惑。”四十歲應該是個非常重要的年齡,人生即將過半,往回看有許多事情可想,往前看有大把的事情可做。讀書時,《人到中年》這本書,就看了許多遍。但現在讀來,與那時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讀書時是看熱鬧,現在是真正進入了角色。
  
  原來我認為,從字麵的意思來看,古人所說“不惑”,意即人到四十歲,有了人生閱曆,對人生對世界都不再迷惑。
  
  年屆四十,自己真的不再迷惑嗎?我真的很懷疑。
  
  記得柴靜在她的那本《看見》裏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是誰?我能做什麽?我要到哪裏去?”看似簡單的三個問題,其實也是宏大的哲學命題,自己還真回答不了。
  
  長這麽大,總感覺始終還沒認清自己。東方衛視“笑傲江湖”裏的孫建宏,表演三期節目最後說這樣三句話,“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我就是我,不一樣的雲朵”、“我就是我,不一樣的水果”。第一次看感覺可樂,再看就覺得有味道。雖說自己是一個絕對獨立的個體,但有時候,我還是我嗎?
  
  自己一直是被選擇。想想哪些事情是自己拚搶來的?多數都是“被安排”的。工作如此,婚姻如此,生活中多數也是這樣。成功學裏的“把握自己”,看來自己是真沒學來。多少事情看似命中注定,但現在想來往往是自己“認命”。
  
  雖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自己還是不小心落入陷阱,遭小人算計。現在想來,“防人”,主要還是防小人。可怎麽防戴著各種麵具還有花枝招展的小人呢?
  
  雖說“對事不對人”,但一說事就對人,因為事是人做的。曾經的好朋友因為工作的事,和我對吵,心裏苦得像黃蓮,奪門而出,一走了之,但別人認為你就是個軟蛋。好朋友和你撕破臉了,你還以好朋友自居。到底是誰的錯?
  
  其實,就一句話,人屆四十,仍不識人。
  
  有人說,人到四十如果還為錢東奔西走,那麽這人生差不多就已經失敗了一半。而自己現在仍為錢所累,每天要為稻米謀。雖沒餓著,但也沒撐著。比下有餘,但始終不敢比上。都說“窮吃肉,富吃蝦,有錢人吃王巴”,咱天天吃肉也不可能。
  
  有人說,幫人不要幫過頭,助人要量力。但長這麽大,心底的善良勁仍不可救藥。有人一提出要幫忙,恨不能把心窩扒給人家。那天,北京的哥們要買房,買二套房,向我借錢,立馬讓人家發銀行卡號。可第二天一登陸網上銀行,卻發現隻夠自己一家三口幾個月的生活費。
  
  其實,自己還沒看清自己,吃哪碗飯能扒幾碗幹飯,心裏還沒數。
  
  小四十了,體味了人生苦澀,也看慣了人間百態。按說,人話鬼話都聽了無數次,黑臉白臉紅臉也都能入眼了,但還特別在意別人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有時候聽了一句不順心的話,那聲音能在耳邊縈繞好幾天,在心裏咀嚼無數遍,甚至幾天感覺胸悶,緩不過勁來。這是不是還是不成熟?
  
  小四十了,真正進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狀態。看著年邁多病的雙親,看著日漸長大的孩子,責任一天天加重。咒罵不爭氣的自己,還不能接老人來身邊過冬暖夏涼的生活。更恨自己雖然心疼一個孩子孤單,卻又不敢再給要個伴兒。這日子是不是過得太糾結?
  
  其實,生活就是活著,活成什麽樣子,隻能看你自己的造化。
  
  快四十了,我還是我原來的自己。長得模樣早就進入60後了,上大學時就有小姑娘管咱叫大爺,但心還停留在幼兒園。對任何事物還抱著最善良的願望,對任何人都心存善意。
  
  小四十了,還這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何時能不再迷惑,笑傲江湖?
  
  文/浩浩渺渺 這篇關於四十仍惑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