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景

Feb19
從母腹來到世界,一路走來,曆經坎坷,櫛風沐雨,逐漸長大成熟,但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老直至死亡,但人生的每一段路程,都有不同的風景。
  
  童年是雨後的清晨,一碧如洗,一塵未染,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很新奇。眼睛是一汪澄清透明的淨水,沒有半點雜質,一切的世故對著嬰兒如鏡的眼神都會自慚形穢。生命的本能促使他把抓到的所有東西都放到嘴裏,勃發的生命促使他安靜不了,不停的感知探索外部的世界。隻有在他瞪著純真的雙眼為吮吸慈母的雙乳而神往時,他才會寧靜,純淨的赤子之心躍然臉上。生命的最初幾年,在玩鬧和跌跤中成長,朦朧中初嚐著人生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略懂生而為人的種種不易,人格上刻下父母與家庭深深的烙印。
  
  少年是陰晴不定的早春,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自我感覺到長大了躍躍欲試,但畢竟稚氣未脫而屢次碰壁,因而情緒容易波動,有了一點小成功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尾巴翹上天,稍遇挫折好像天就要塌下來而不知所措,頓時陷入愁眉不展中。詩人辛棄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成長中的憂愁是短暫的,未來世界的召喚,自己生命能量的積聚,頃刻會使愁眉舒展,繼而笑逐顏開,再而立下雄圖壯誌:“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曆盡苦難癡心不改,少年壯誌不言愁”。
  
  青年是生氣勃勃的春天,陽光明媚,萬象向榮,百花盛開。有首歌唱道“青春啊青春,美麗的時光,比那彩霞還要鮮豔,比那玫瑰更加芬芳”。青春期總是充滿激情,但容易激動,“憤怒”和“青年”是聯係在一起的。周作人曾經說過:“一個人二十歲不恃才傲物,必無用”,心高氣傲是有大誌青年的特征,如果一個人在青年時的心氣不夠高,那他這一輩子的作為肯定有限。但年齡越長,越知道做人做事的不容易,也越知道自己的短處,也就越不敢隨隨便便的瞧不起誰,所以周作人又說“三十歲還恃才傲物,準無用”。到了青春期的末端,還在瞧不起人的,說明是一個長不大的人,最終會一事無成。
  
  壯年是盛夏的豔陽天,“壯年時光倜儻行,不負人間歌大韻,風雲激蕩釀雷霆”。知識與經驗的累積,身體與精神的健盛,有能力有資本直麵所有的磨礪,可以從容實現因年齡而產生的成熟與理智,也可以放開手腳為實現自己的誌向與夢想而拚搏奮鬥,使生命逐步走向輝煌。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會讓人想到壯年時光,雁行排陣,壯懷激烈,“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但在已成家立業的壯年時光,所負頗重,雖然激越卻也有困擾,責任心太強,會很累;但沒責任心,你沒辦法在社會立足。義不容辭地擔負起應負的責任,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生命中有許多你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生命中有許多你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這就是命運。
  
  中年是一個秋雨蒙蒙的時期,很難不想走過的路。雖然伴隨著時光的腳步繼續向前,但耳際傳來的卻是潮來潮去的聲響。雖然還在努力,其實是一種堅持與忍耐,一種包容和回味。忍耐是一種靜默的忍耐,堅持是一種無奈的堅持,包容是一種理解的包容,回味是一種珍愛的回味。既懂得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也明白生活中有時得委曲求全,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此時對於複雜的世事,更是雲淡風輕,從容麵對,有著大隱隱於心的安然。在平和中追求,在淡然中堅持。不再是一往無前,而是有著水繞石而過的智慧。
  
  老年是晚秋的天空,高遠深邃,偶爾飄過層雲。寒風肅殺,望斷雁陣,落葉紛飛。逝去的年華,給兩鬢染上白霜;豐富的閱曆,給記憶留下複雜的感受。辛棄疾歎道,“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曾經英雄氣長的他不得不折服於命運和時光。隨著身體的逐漸衰弱,生老病死無法抗拒,“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唯有唐朝的劉禹錫一反曆來悲秋的情調,以奔放的熱情讚美秋日風光的美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走過泥濘的小道,越過崎嶇的山崗,有過播種,也有過耕耘,終於迎來秋的金黃。接收了春的絢爛和夏的繁榮,也接收了春的張狂和夏的任性;接收了生命從開始萌生到穩健成熟期間的種種苦惱、掙紮、失望、焦慮、怨仇和哀傷,也容納了它們的歡樂、得意、勝利、收獲和頌讚。生命的過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詳,由絢爛到平淡。
  
  一路走來,生命的途觀絢麗多彩。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有那個階段的精彩。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它的終點站,而在於欣賞沿途上的風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美好的景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如果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則一切都成了被自已觀賞的風景。因此,我們要學會做一個善於欣賞風景的人,生命到達那一段時光,就喜歡那段時光的風景,就認真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也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理當如此。  
這篇關於浮生六景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