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單車影評

Aug07

  十七歲的單車影評(一)

  熙熙攘攘的街道很像曾經我下班要穿過的那條,運氣不好要等很久的紅燈,不知何時能再走一次。

  如果隻是掙紮在溫飽線上的話,眼中所有的城市都長得一個樣子吧,在小貴的好友眼裏,大城市裏的人缺少人情味的那部分都被狡詐填滿了,而大城市的女人更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像他這樣連名字都被忽略的外來務工者數不勝數,像是不經意抓住超人鬥篷被帶上天,俯視過更大世界的璀璨後,便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既不能抓住機會改變命運,也不願回到家鄉踏實務農。他和周迅扮演的保姆是同一類人,眼裏看得見都市的繁華卻看不見奮鬥的可貴,豔羨嫉妒著城裏人的高貴卻惰於充實自己的內在,心氣高誌氣短,徒有一顆做大夢的心。

  小貴的倔勁兒主要還是因為年輕,初來城市許多新鮮的事物令他目不暇接,但沉默寡言的他骨子裏幻想的成分更多:自行車代表著他來城市獲得的第一份禮物,代表著城市對他的肯定和包容,很有吉祥物的涵義。他對周迅扮演的保姆是有好感的,一如小堅對瀟瀟的感情,少年少女懵懂的愛情萌芽,小貴對自行車執著的一部分動力也有這份感情的功勞。雖然導演沒有交代小貴的家庭背景,但相信都是淳樸的老實人,才能培養出小貴一身“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的強脾氣。隻是他還不能完全理解天理和法製存在衝突的可能性,自行車被偷他就偷回來,這也是邊緣人物的一個很典型的心理:絲毫不考慮別人的處境或死活。曾經柔軟的心就是這樣慢慢被磨得麻木堅硬,然後變成最普通最大眾的人群。而這僅僅隻是個開始,通過努力得到了一輛自行車就招來如此多的不幸,未來又會拿走小貴的什麽作為代價呢。

  小堅的個性與小貴完全相反:好麵子、愛耍酷、同伴多、自私扯謊、自以為是。父親的再婚和偏心讓他的性格一天比一天暴戾,物質是他最大的痛處,也就成了他唯一證明尊嚴的標誌。自行車對於他來說就是維係友誼和女友的唯一方法,他渴望的是表現欲和擁有的成就感,而非真正的友誼或者關心。瀟瀟最後選擇的那個男孩不論是被痞性吸引、還是他真的有什麽過人之處,在小堅眼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友的離開令他麵子掃地。少年的無法無天憑的就是這股氣,其實也是因為在他們心裏或身外,什麽都沒有。當他和小貴因為自行車不打不成交後,在小貴身上他看到的是自己對生活幼稚的理解。小堅的朋友們皆是這類痞子少年,學會了古惑仔的行卻不懂他們的義,在他們還不成熟的人生觀裏,成熟的標誌僅停留在抽煙泡女人上。

  最後小貴和小堅被追殺的滿胡同逃竄把我也繞暈了,像是蜘蛛網一樣雜亂無章的胡同將這些小人物僅僅的纏繞其中,不幸的是,在這裏我所看到的又是一次弱者互軋。他們絲毫不反抗這座城市的不公和冷漠,甚至取其糟粕去之精華的吸收這些負麵情緒,等待著哪天的炎炎烈日燒焦他們最後一根流淌正能量的神經。盡管片中到處是打太極的悠閑老人,裹頭巾的慈祥大媽,陽光柔和塵土微飄的民風胡同,也掩飾不了由內散發的現實惡寒。


  十七歲的單車影評(二)

  首先來說這影片的故事主線,它雖然很模糊,但是仍能看出來它在刻意的構造出一個自行車的得而失、失而複得、得而複失這樣由三個情節點所形成的兩段故事。在這兩段故事中,都有一個關於自行車的相似結尾,一個是被偷一個是被砸。

  第一段故事,編劇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抄襲德西卡的那個《偷自行車的人》。它讓一個鄉下來的孩子小貴由於進入某快遞公司而獲得了一輛工作用的山地自行車,從而把一個自行車變成“飯碗”一樣之於人的意義進行擴展放大,以獲得故事中“此車被偷”所造成的發展張力。

  小貴丟車那段是整個電影最出彩的,特別是背景中那群跳舞的老頭老太太、那個大鼓的鼓點。一開始隻是表現這是一個亂嘈嘈的地方,等到小貴回來發現車丟了,背景中的節奏鮮明的大鼓點越來越響,卻拉出個遠景,小貴的緊張心理被表現的一覽無餘。

  對名作的抄襲也隻持續了二十多分鍾,《偷自行車的人》那個故事的情節在這個“被偷遭遇”的張力下敘述尋車的遭遇和艱難,以及因為這艱難加上生活的艱難所形成的逼迫,使丟車的人變成了一個偷車的人。但是這影片最後段演變成了青春劇了,除了想勾起觀眾的零零星星的青春回憶之外,主題也就變得輕飄飄的消失了意義,甚至連現實都拋棄了。特別是其中有很多形象失實不可信的地方。

  影片中的配角人物其作用隻是為了成為故事中的一個環,所以全都空乏滲淡,即沒有原型性,也都沒有什麽圓滿的性格,連突出的個性都沒有。小貴有個性,就是很“軸”,但是這個“軸”也幾乎沒有發展,即使說中間有點發展,那其實是一種妥協劃出的一個弧。

  小貴鄉下的朋友(大叔還是大哥)先是為了小貴第一次尋得車的巧合,後是與那個小保姆一起確保小貴在後麵一段故事中出鏡而設計的,他既是一個環又是一個轉軸。小保姆的故事是一個充填物,用來填充小貴在後一段故事中的蒼白部分(小堅的故事太冗長)。小堅的女朋友是為了引入大歡和大歡手下那個砸車人而設計的(她的行為最不可理解的,她喜歡小堅很突兀,喜歡大歡又比喜歡小堅更突兀,所以她隻是作為一個招災引禍的花瓶在影片中與觀眾見麵,她在故事中隻有幾個動作幾個台詞和一笑一嗔一沉醉一無奈的幾個表情,她的作用隻是稍稍比周迅要強一些,但是也是形同道具)小堅的爸爸是一個轉軸,他在故事中隻負責使小貴和小堅之間的和解建立一個轉折。小堅的妹妹則是對小堅的行為和他老爸的行為作一個和解,不過這小姑娘對小堅背誦的那一段和解詞太文字化了。所以要是不是這樣說而是直接傳給小堅一張歪歪扭扭寫著這些字的字條就更好了(當然這樣就會使她沒有了出鏡的機會,她損失就大了)。這些人物全都空洞蒼白,一點也不生動。

  還有一個讓人難容忍的敗筆之處就是對農村人的處理。首先說小貴,這個能看得懂北京地圖的少年竟然從沒刷過牙,沒刷過牙就罷了,編劇還讓那個農村光棍漢(大叔還是大哥)把自己刷了一半的牙刷遞給小貴,而小貴還真的把那個牙刷就這樣直接填到了自己的嘴裏麵,完全是一個“沒吃過豬肉更沒見過豬跑”的人)。這真是編劇對農村人的意淫。我不是說在農村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最少在這個能在北京混下來的農村孩子身上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的。農村人也象城裏人一樣不都是一個樣。這情節本身也可有可無,但是這編劇為什麽就非得這樣來把它塞到影片中呢?

  然後再說那個農村大哥,他的形象就是呼呼嚕嚕吃麵條,並且說:“要是我能在城裏有那麽大的房子住著,我就天天喝糖水,紅糖的。”啊哈!他作為一個小食雜店的店主也就這麽點出息。他的小店也就是那個水平,裏麵最好的也就是一箱一箱舍不得自己喝隻能賣的紅糖,再沒有比它更好的!這水平太粗製濫造,如果說搞象征,那就是弄巧成拙,總之,編劇很弱。


  十七歲的單車影評(三)

  記得上大學電影賞析課的時候,上課老師用“無言”兩字說出他看這部作品的感受。我當時就納悶了。主要是以前就上過這老師的其他課,業餘時間也和他交流過這方麵話題,平常的他都能侃侃而談,怎麽現在就“無言以對”了?當時也就懷著這樣納悶心態問了這方麵一個愚蠢問題,他沉思了幾秒鍾說,你還是看過電影在發表意見吧!當時心裏還是很不服,至少也要給個理由先。誰知道,在我看完這部作品後,對自己剛從那般表現還是感到慚愧。最後,交期末影片觀感的時候,我還是下定決心些這片觀感,一是承認自己的無知,二是觀後心態的釋放。

  本來今天是懶得寫東西,就是在某處看到有人討論該片子,覺得好奇就前去看了下,也討論了些,忽然想起大學裏的一些破事,其中就包括上麵提到的那件。想想還是再寫一篇,當時寫的也比較隨意,並沒有深入闡述片中現象,現在想想還是完成這個心願。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環境,對一部片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即使大趨勢是一致的,表達重點也是不一樣的。下麵文字純屬憑著記性寫的,本人記性就那樣,大家講究。

  《十七歲的單車》故事內容極為普通,視角鎖定在北京大都市裏打工的一個農村小夥,透過他的視角來闡述城裏人對農村人的態度和看法,從中挖掘出可以討論話題價值和社會問題,他想通過這個作品喚醒人們潛在意識,在不斷撮合和磨合中逐漸改變對待異鄉客和農村人的態度。王小帥拍攝這部電影全都來源於他的個人經曆,那個農民小夥遭遇的問題有他身上的所以,那小帥城市小夥也有他身上另一處縮影,兩個人,出身不同,為何會有如此不平等遭遇?這片充分展露地方人潛意識中所埋下排斥感和不平等地位。這是老祖宗烙下來的毛病,而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展露出來,並且發揚光大。

  農村小夥來趟大城市真不容易,找人不容易,處事不容易,辦事更不容易。導演沒有交代他找工作的經曆,就從“土裏土氣”的影片開頭就可以看到這點,他們的“土”帶有濃重中國鄉土味氣息,和“大城市”的“城市”味道相背離。他的誠懇和踏實反映在工作上,他的“老實巴交”反映在與他人談話上。說實在,對於這樣一個農村小夥來說,工作和女人是他想的事情,隻要有個鐵飯碗,能為家裏掙點錢,然後娶個媳婦兒回家過日子,這就是他們最幸福最有理想的生活。工作有了,單車也有了,媳婦兒還沒,不過可以偷看,瞧瞧那眼睛直的,瞧瞧那老實樣子,真是凝聚農村這塊所有特有和氣質的化身,並且還有那倔脾氣,嘿!你還真說,這小子就是個代表。

  隨之單車丟了,鏡頭轉向一個生活在胡同裏的小夥子,是他用了他老爸的幾百元錢在二手市場上買了這輛“被盜自行車”(影片也沒說是不是那輛,反正那倔小子就認定是)。這小夥子也很單純,處在青春期的他隻想完成自己的夢想,那就是能和哥們幾個一起玩自行車,談談青春期戀曲什麽的。然而,生活的殘酷和困苦又是另一番天地,在家中受氣的他一直都沒得到父母的關愛,他用和哥們閑暇玩樂的時間打發這些苦惱,唯獨是在他們中他有地位,有友情,把煩惱統統拋在腦後。再來點甜蜜的愛情,那可真是人間仙境,大家眼中崇拜的人物,豎起大拇指參讚的人物。這份虛榮心,在那段青澀日子中是最幸福的,也是最難忘的。

  兩個不把幹的人攪合在一起,用這輛單車來聯係,這裏可以看出導演技巧所在。而後麵故事的發展,也是用單車作為橋梁,在你騎他搶之間展開故事內容,隨著其他人物陸續參入,改變兩人之間關係也隨之變化,由瓜葛到好夥伴,這一切切都在慢慢改變。或許,這部電影就應該在這裏打住,留下給我們美好的回憶,給這段艱苦的歲月畫上燦爛一筆。

  隻可惜,社會就是這麽現實,後麵發生的慘劇還是把這個話題抬了上來,弱者的無助和無奈在片中大有展露之地。比如:在農村小夥算賬的時候,明明他自己算清了,反倒在那裏就差個70元錢,不就是攤點小便宜,收了70元錢,你不明天一趟這片就撇清了嗎?反倒對於他來說,一分分錢都是不易,特別是對於農村人來說,那是他們用血汗賺來的。看到先前他自己寫第一個“正”字的一話時候,來回多次的塗抹也袒露出他工作不容易。還有在進澡堂那段,完全是農村人不懂事,不上道,一個“張先生”就稀裏糊塗弄了一次澡,出來對質時,店員態度、老板語氣、門衛攔下,都是正常舉動,發生在這裏,總覺得不是個滋味。隨後單車被偷,更是給倒黴的他增添一些悲劇色彩。隨後遭遇都反映出城裏人對農村人的一種藐視和態度。這些看似生活常態,但寸裏行間都看出他們的不公和可憐態勢,他們沒有為自己伸張權利的能力,他們隻有繼續工作糊口養家。

  其實,這裏有人就問了,他幹嘛執著於那輛自行車呢?這裏我自己有些感觸。這輛自行車是他第一份工作所換來的物品,就像我們過生日得到禮物那樣興奮。但對他而言,這可能是第一份禮物。我們在過生日時候,常常對第一份禮物尤為重視,把很多東西都寄托在這上麵。特別是他,他會把某種特別感情融入自行車中。(www.)他寄托著工作,也寄托著希望。因為有了這輛車,他才能工作,才能有錢賺,才能混飯吃,才能繼續生活。沒了這輛車,也就少了生活的動力,不僅僅是工作失去,連人生目標都失去了。這也就理解為什麽發現車後他又找回了原先動力,為什麽在尋找時候還會偷輛非常相似的單車,這僅僅是他求碗飯吃,過日子糊口的唯一希望。對於他來說,找其他工作可以,卻少了騎在單車上拉風的感覺,少了這段成長歲月的滋味,而且他還要麵對更加嚴峻的找工作旅程,說不定還找不到這樣的工作,對於這個手無寸鐵,也無什麽親人的他來說,唯有找到才是最大的目的,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輛單車上。

  單車對他來說是工作和生存希望,有了這個他就可以繼續幹下去,然後娶個類似周迅飾演那個保姆一樣的女人回家過日子,很簡單也很幸福的夢想。他為了這個夢想也複出了很多代價,包括他被人毆打好幾次,隨後簽訂“合作協議”等等。他一直都處於弱勢,他受到的不公並沒有在社會中引起多少注意,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工作生活,漸漸潛入北京人海的自行車中。

  片中插入失戀這一環節隻是給最後的悲劇性色彩增加一些驅動作用,隨之的挨磚頭則成了悲劇的最大導火索。在兩撥人馬匯聚在一個死胡同那刻,慘劇也就隨之成立。在兩人受驚屈辱挨打後,自行車的變形則成了影片最為慘痛的象征品。這是男孩在北京打工這段日子的心血,在幾分鍾的時間裏,就變成這個樣子。自行車能修好,但人心卻始終不會符合,這樣的傷痛會伴隨他一輩子,直至死去。片子結尾的蒙太奇效果使用非常出色,配上哀悼音樂,仿佛他的失落和絕望在此刻展現,隨著伴隨這變化和成熟也在他哀思的麵容裏看到一丁點,隨後消失的定格也給人沉痛思考。

  有人說,中國人太容易被感動,淚點太低,特別容易被煽動,這樣事件還有很多,大大小小地方都有,已是“中國特色社會現象”。確實,人心麻木已成定局,我們不是不想幫,而是幫不起,外加眾多錯綜複雜條件和能力限製,很多人都是有心無力使不上勁。我們必須要坦然麵對這些現實,用多種方式喚醒沉睡已久的熱心,不然,人心已死,社會已亡,我們苟延殘喘生活也是毫無價值。社會的冰冷不止在於環境,還在於人心。

這篇關於十七歲的單車影評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8月07日,歸檔到目錄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