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安魂曲》觀後感

Apr14

  《夢之安魂曲》觀後感
  
  文/愛流淌在心間
  
  10:05我看完了這部電影,說實話如果當初我看了簡介,我肯定不會下載也不會看的。非要說原因的話,就是太壓抑了,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我還記得當初是看到這片被吸引的,哎——既然看了,並且還看完了,我就說說我的感受吧。
  
  夢境往往都是美好的,正是因為這種美好的驅使,人人都想置身其中,而不隻是圍觀者,這部片子很巧妙的讓幾個主角的夢想和毒品融合在了一起。
  
  莎拉,老年喪夫,兒子也不在她身邊生活,雖然有一幫朋友,日子過得也還算舒適,這一切都被一個奇怪的電話打破了、可以說是顛覆了一切。電話的內容到底是什麽,怎麽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這或許就是選秀節目在留給人們歡樂的同時,也把希望留給了有想法的人——可見夢想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屬。一天,莎拉她幸運地接到了她鍾愛的電視專欄打來的電話,她被通知選中參加演播,這令她興奮不已。由於她最喜愛的一件紅色衣服穿不上身,她開始節食,可效果不太明顯,於是她求助醫生——這個無恥的人,我就這麽稱呼吧,給的速效減肥藥、其實就是毒品。起初效果確實不錯,可後來即便是加大藥量也不能滿足她了,此時的她已經瘦得不成人樣,她也覺得自己頭腦不大清楚,當她再次去醫院時,醫生隻是讓她填單子,說這些都是正常的,讓她下個月再去複查,當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心裏竟然冒出“國外也有如此傷心病況的醫生啊,看來天下的烏鴉都是一樣的”點小歡喜,他再後來的狀況,就跟所有“癮君子”一樣的,先是出現幻覺、家裏的一切都像是惡魔壓迫吞噬她,然後她在大冬天的穿著鬆鬆垮垮的紅色禮服、頂了一頭紅橙相間的枯槁頭發、隱隱約約還能見到幾團白發,一路狂奔;在地鐵上拚命的向他人說:“我要上節目了” 盡管人家不屑一顧,她自己卻興奮的手舞足蹈——她終於到了電視台,工作人員還算是有素質的聽她講完,並安慰了幾句;然而迎接她的不是絢麗的舞台、也不是忘乎所以的觀眾的尖叫聲,而是警察。在一行人帶走她的時候,她還以為是要登上舞台而雀躍著——當然她不可能麵對觀眾了,他要麵對的是冰冷的病房、粗魯的護理人員以及非常理性的治療。在此期間,她的兩個好朋友去看她,她空洞的眼神讓她倆抱頭痛哭,就像是在哭訴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麽就這樣了——
  
  她等啊等,終於在夢境裏,她的夢想成真,穿著紅色的禮服、盤了一個很棒的發髻、畫著精致的妝容已經樂的無法用語音來形容,緊緊的跟兒子抱在一起——我已然分不清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既然她有兒子,她的朋友都去醫院看望她了,為什麽她的兒子沒有出現,那是因為她的兒子也在醫院,為什麽她的兒子會在醫院呢?這還要從故事的開始說起。
  
  哈裏——莎拉的兒子,就跟大多數問題青年一樣,學習成績不好、沒有工作,成天做著發財夢,當然她的“財”並不是廣義的財,而是想讓媽媽開心、幫女朋友開店、有自己的事業。起初他為了湊錢,多次搬家裏的東西去賣,也不願伸手問媽媽要錢,他老媽也沒點破,一麵由著他,一麵向典當行的老板贖回那些東西。他的橋段跟大多數剛做毒品生意的人很像,先是在朋友的幫助下賺錢了,還給老媽買了一台嶄新的電視,他和他的朋友一渡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然而他們是年輕人,毒品比煙酒還能刺激他們的神經。他自己用注射器注射,他的朋友(帶他入行的)吸,他的女朋友也吸。把各自的夢吸進自己的靈魂深處。他們的發財夢,就像泡沫一樣,在泡形成的那一秒,還沒等到下一秒就成了沫,什麽都沒有了。(愛情,即便是掛念卻不相見、寧願一個人麵對,這又是為什麽,人的心門一旦關閉之後,是感受不到任何人的溫暖的,這或許可以解釋莎拉的朋友去看她,為什麽她的眼神空洞、表情麻木了。不管你此刻扮演的是何角色,好好的珍惜,善待身邊的人,特別是你的親人,等到有一天不得不離去的時候,自己能有糧食撫慰心靈,即便是孑孓一生、也有夢的安魂曲為我們送行。
  
  後記:我百度了一下幾位主創人員,都是奧斯卡之星哦,謝謝你們詮釋給我們這麽好的作品。

這篇關於《夢之安魂曲》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4月14日,歸檔到目錄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