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80後"

Jan09

社會對“80後”的認識一直存在巨大誤解,這種誤解不是對問題本身的錯誤認識,而是對存在問題的主體沒有細化。“80後”之所以能夠泛指一個群體,是因為這個群體出生在同一個時期,在相同的曆史背景下,這個群體有著共同的生活和語言習慣,也存在共同的時代弊病。但是,人們忽略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決定事物屬性的往往是“時空”,人們拋開“空”,隻從“時”來看問題,顯然就片麵化了。簡言之,80後應該有城市和農村之分!同是生於80年代,農村和城市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塑造的性格和鍛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鄙人認為這麽多年,其實城市的“80後”一直在給農村的“80後”臉上抹黑。農村的“80後”卻一臉無辜地替城市的“80後”反擊。 一、農村的“80後”並不是傳說中“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相反,我們大多是父母與“計劃生育政策”抗爭的產物,我們一生下來,父母就給政府交了一筆不菲的“超生費”,從此拉開了“欠債還錢”的序幕,雖說80年代農村已經實行家庭生產承包責任製,溫飽基本解決。但是,我們一直都在貧困線上掙紮,直到現在,中國的農村也沒有大的改觀。事實上,中國的農村,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實現了第一次飛躍之後,一直裹足不前。相信那些生活在東北、西北、西南地區農村的“80後”定有同感。相反,80年代以後,中國在城市所進行的改革卻一浪高過一浪,城市實現了數次飛躍,在這種巨變中,生活在城市裏的“80後”確實如媒體所言,獨生獨食催生了自私,經濟發展中催生了物質欲望,從而導致精神空虛,父母的嬌慣導致其能力低下,承受能力極差等等。但我並不認為農村的“80後”存在這些問題。 二、農村的“80後”注定成為過渡的一代,父輩們挖地三尺,脫褲子當襖供應我們讀完大學,(當然,沒上大學的加入棒棒軍,比我們更慘)一畢業,就麵臨就業困難,當城裏的“80後”依靠著父母的關係輕而易舉地找到工作時,我們農村的“80後”還抱著一遝簡曆在不屬於自己的城市裏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三、農村的“80後”注定生命是殘缺的,注定會有遺憾,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穩定工作,讓父母來城裏住幾天成為我們又一個人生願望,當我們被迫無休止地跳槽,無休止地加班,當我們終於榮幸地成為“房奴”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要麽撒手西去,要麽年老力竭,成為我們一生的遺憾。而城市裏的“80後”卻可以心安理得地從父母那裏得到一筆“首付款”,很快成為“房族”。並且誌高氣昂地與我們爭奪漂亮妹妹。 四、農村的“80後”在貧困線上長大,在居無定所的城市中掙紮,我們帶著農村人的質樸和善良,懷著“走出農村”的夢想與追求,背著父輩們的淚水和汗水,在一次又一次的跌打中前行,在對父輩們的無限內疚中品味苦澀人生。我們真的有別於城市“80後”,我們也不願意在為城市裏的“80後”背黑鍋了!希望以後人們再批評“80後”時,一定注明是農村“80後”還是城市“80後”,因為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 這篇關於農村的"80後"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9日,歸檔到目錄經典語錄
相關的標簽:農村 我們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