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交往中的稱呼禮儀

Jan08

商務交往中的稱呼禮儀

稱呼是交際大門的通行證,是溝通人際關係的第一座橋梁。所以,稱謂語使用得當與否,對商務交際有直接影響。稱呼是指當麵招呼對方,以表明彼此關係的名稱。稱呼語是交際語言中的先鋒官。一聲充滿感情而得體的稱呼,不僅體現出一個人待人禮貌誠懇的美德,而且使對方感到愉快、親切,易於交融雙方情感,為深層交際打下基礎。

稱呼的原則
在商務交際中,人際稱呼很有講究,須慎重對待。人際稱呼的格調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它不僅反映人的身份、性別、社會地位和婚姻狀況,而且反映對對方的態度及其親疏關係,不同的稱呼內容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情態。在交際開始時,隻有使用高格調的稱呼,才會使交際對象產生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稱呼語時要遵循如下三個原則:
① 禮貌原則。這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之一。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禮節的稱呼,正是

表達對他人尊重和表現自己有禮貌修養的一種方式。交際時,稱呼對方要用尊稱。現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請您… … ;“貴”--貴姓、貴公司、貴方、貴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著作) ;“老”張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壽、高見;“芳”芳名、芳齡等。在交際場合對任何交際對象都忌用渾號、綽號。
② 尊崇原則。一般來說,漢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態,如對同齡人,可稱呼對方為哥、姐;對既可稱“叔叔”又可稱“伯伯”的長者,以稱“伯伯”為宜;對副科長、副處長、副廠長等,也可在姓後直接以正職相稱。
③ 適度原則。許多青年人往往對人喜歡稱師傅,雖然親熱有餘,但文雅不足且普適性較差。對理發師、廚師、企業工人稱師傅恰如其分,但對醫生、教師、軍人、幹部、商務工作者稱師傅就不合適了,如把小姑娘稱為“師傅”(與對尼姑的稱呼“師父”同音)則要挨罵了! 所以,要視交際對象、場合、雙方關係等選擇恰當的稱呼。在與眾多的人打招呼時,還要注意親疏遠近和主次關係。一般以先長後幼、先高後低、先女後男、先親後疏為宜。
稱呼的方式

稱呼的方式有多種:姓名稱呼——— 如“張三” 、“李四” 、“王娟”等。姓名稱呼一般適用於年齡、職務相仿,或是同學、好友之間,否則,就應將姓名、職務、職業等並稱才合適,如“張三老師” 、“李四處長” 、“王娟小姐”等。職務稱呼——— 如“王經理” 、“汪局長”等。職業稱呼——— 如“老師” 、“空姐” 、“乘務員” 、“醫生” 、“律師” 、“營業員”等。擬親稱呼——— 如“唐爺爺” 、“汪叔叔” 、“胡阿姨”等。一般稱呼——— 如“先生” 、“夫人” 、“太太” 、“小姐” 、“同誌”等,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稱呼。在涉外活動中,按照國際通行的稱呼慣例,對成年男子稱先生,對已婚女子稱夫人、太太,對未婚女子稱小姐,對年長但不明婚姻狀況的女子或職業女性稱女士。這些稱呼均可冠以姓名、職稱、銜稱等。如“布萊克先生” 、“上校先生” 、“護士小姐” 、“懷特夫人”等。對部長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稱“閣下” 、職銜或先生。如“部長閣下” 、“總統閣下” 、“總理先生閣下”等。但美國、墨西哥、德國等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因此對這些國家的人士可以“先生”相稱。對日本婦女一般不稱“小姐” 、“女士”而稱“先生” 。君主製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後為“陛下” ,稱王子、公主、親王為“殿下” ,對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稱,也可稱“閣下”或“先生” 。對有學銜、軍銜、技術職稱的人士,可以稱他們的頭銜,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將軍、某某工程師等。外國人一般不用行政職務稱呼別人,不稱“某某局長” 、“某某校長” 、“某某經理”等。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可以稱職務或同誌。在美國,人們常把直呼其名視為親切的表示,隻是對長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這篇關於商務交往中的稱呼禮儀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禮儀常識
相關的標簽:商務 交往 中的 稱呼 禮儀 商務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