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在自家的後院

Jan08

這是一篇有關於快樂在自家的後院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快樂在自家的後院能幫助到您

快樂在自家的後院

一位散打宿將參加錦標賽,自以為一定可以奪得冠軍。卻不料在最後的決賽上,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皆是鉚足全力出招攻擊、攻擊,對打到了半途,散打宿將驚覺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散打宿將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教練,在教練麵前,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對打的過程,再次演練給教練看,並央求教練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中,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招,在下次比賽中,打倒對方,拿回冠軍的獎杯。

教練笑而不語,在地上劃了一道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散打宿將苦思不解,如何能像教練所說的,使地上的線變短。最後還是舍棄繼續思考,而請教教練。

教練在原先那條線的旁邊,又劃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較之下,原先的那條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我。

教練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重點,不在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地上的兩條線,隻要一條自己變得更長,另一條線也就在無形中變短了。使自己更強大,才是你所需要的。”

必須以別人來證明自己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快樂者。真正的快樂者不需要戰勝別人,他不需要與別人爭一日之長短,甚至也不必對別人的攻擊正麵還擊。

再進一步來說,作為個人,如果我們希望從別人那兒得到快樂,通過別人來獲得快樂、成功和承認。這是一種相當糟糕的方法,真正優秀的人是不需要別人來證明的,他不需要利用任何外在的追求與比較來獲得快樂。

正如英國劇作家傑羅爾德說:快樂之花永遠生長在我們自己家的後院,而不能從別人的花園中采得。

大珠慧海禪師第一次參見馬祖時,馬祖問他:“你從哪裏來?”

大珠說:“從越州來。”

馬祖問:“你來這裏要幹什麽?”

大珠說:“來求佛法。”

馬祖說:“我這裏一點東西也沒有,還有什麽佛法可求?自家的寶貝都不顧惜,卻跑出家來亂求什麽!”

大珠問:“什麽是我自家的寶貝?”

馬祖說:“你現在問我的東西,就是你的寶貝。本來一切都有,什麽也不欠缺,還向外尋求什麽?”

大珠慧海由此頓悟。

當我們沉溺於別人的評價中,而忘了自己的抉擇時,這是對生命存在的遺忘,這種遺忘能導致我們誤入歧途。因為人生是自己的存在,不是別人的評價,別人不能代替我們存在。沉溺於別人的承認與指點中,是無視自己的獨特性,是舍已從人。

曾經聽人講過這樣一個寓言。這個寓言隻有寥寥幾句話,卻足以讓人思索很久。

一群探險者在沙漠裏分頭行動,遇到了沙塵暴。

結果有一個人到了中午還沒有回來。另一個人帶上地圖,出發去找他。

第二天早晨,沙塵暴結束了,失蹤的人也回來了,他說:遇到沙塵暴時,他艱難地確定了自己的方位,然後以營地為目標,一路掙紮著回來了。

但是去找他的人再也沒有回來。有專家分析說:這個人的目標是失蹤的人,結果在漫無目的的尋找中迷失了自己的方位,因此才無法回到營地。

當我們不是以人生的營地而是以別人為目標時,就是在舍已從人,這時離危險也就不遠了。

隻有當一個人隻做為個人存在時,他才可能是真正的快樂者。做為個人意味著他不需要一個評論者,也不需要任何其它人,他不需要從別人那兒得到承認。隻有當他成為自己行為的唯一判斷者,才能讓讚揚或批評的負麵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我們為誰而活著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念是以孝為本,而孝的核心內容就是傳宗接代。在這種觀念下,人生的苦樂絕大部分都於此維係,所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這篇關於快樂在自家的後院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快樂幸福 快樂在自家的後院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