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鱔的記憶

Jan08

捉鱔的記憶,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捉鱔的記憶這篇有關於捉鱔的記憶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捉鱔的記憶

父親在電話裏說,他去田裏捉了好多黃鱔回來,正準備做了吃;可惜我不在,不能夠吃到。其實也沒有什麽可惜的,反正這黃鱔嘛,我在城裏也可以吃到。但由此,卻讓我想起了兒時到田裏捉黃鱔的事,也好想再去親手捉一次黃鱔。

在老家那個叫做文壯的生我養我的村莊,但凡男孩兒,沒有一個不喜歡捉黃鱔,也沒有一個不是捉黃鱔的能手,雖然未必都喜歡吃黃鱔。孩提時代,在每年的炎炎夏日,在稻禾旺盛的時節,我就經常約上幾個要好的小夥伴,提上用竹子編織而成的籠子,然後到田間捉黃鱔。而且,幾乎每次我們都是滿載而歸。現在想想,那是多麽的快樂啊!在我看來,這比吃黃鱔本身,還要更有意義。

我們去捉黃鱔,通常是兩個人一行,一個負責捉黃鱔,一個負責提黃鱔籠;等回來,再把所捉到的黃鱔平分。準備充分,到了田裏,我們就開始找黃鱔洞。找黃鱔洞時,眼要尖,要分得清哪個是黃鱔洞,哪個是蛇洞(有些洞裏在的不是黃鱔,而是水蛇)。通常情況下,洞口呈混水狀的是黃鱔洞,洞口呈清水狀的是蛇洞。找到黃鱔洞以後,負責捉黃鱔的一個就下到田裏,將右手的中指慢慢伸進入洞中,在悄無聲息中緊緊地將黃鱔從洞中抓出來,然後放進另一個人所提的黃鱔籠裏。捉黃鱔時,手要輕,抓得要緊,尤其是在手入洞口的瞬間,不能造成水響,否則會驚動黃鱔,使其跑得無影無蹤。當然了,盡管捉黃鱔的人已經很小心了,但有不少時候還是會讓即將到手的黃鱔跑了。這些黃鱔往往忽地一竄,然後躲到另一邊的稻禾間去了。捉黃鱔的人就輕輕地跟上去,用彎成鉤形的中指,猛一扣抓黃鱔身體的中間,然後提舉起來,放到黃鱔籠裏去。最後下來,真正逃脫我們手心的黃鱔,還是寥寥無幾。去捉黃鱔,最好認的是懷孕黃鱔所在的洞,因為它們的洞口周圍往往是一圈圈的白色泡沫;最難捉的,也總是懷孕黃鱔,因為它們最狡猾,不但有三個洞口,還最凶狠,常常會咬捉黃鱔人的手……

很多時候,我們也在晚上去捉黃鱔。去的時候,通常還是兩個人一行,一個負責捉黃鱔,一個負責提黃鱔籠和照明。照明工具是鬆明子火,其光照透亮、範圍廣,極利於黃鱔的發現。晚上捉黃鱔,比白天要愜意得多,因為這時不但可以避開夏日的炎熱,天空中往往還飄蕩著一絲絲微風。與此同時,這時的黃鱔並不在洞裏,而是遊了出來,慢騰騰地在稻田的田埂邊上蠕動著。它們就那麽懶洋洋地蠕動著,即使是人的手指碰到了它們,它們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很少會逃掉。但我們晚上去捉黃鱔,卻很少用手指直接去捉,而是借用竹製的黃鱔夾。黃鱔夾的製作並不複雜,將兩根長80厘米、寬4厘米左右的竹片削成光滑狀,然後在竹片的三分之一處刻上規則的齒牙,再在竹片中間鑽上一孔,並用鐵絲將其固定,這樣就做成了。夾黃鱔時,隻需將竹片分開,對準黃鱔夾下去,再將兩邊的竹片齒牙合到一起,黃鱔就夾住了。晚上去捉黃鱔,最討厭的就是那些可惡的蚊蟲,它們總會在不經意間飛到我們的頭、手或者腳上,冷不防就咬上我們一口,讓我們不疼即癢;還有就是要防蛇,因為蛇往往喜歡在夏天的夜晚出來活動。但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喜歡晚上去捉黃鱔,而且晚上去的次數比白天去的還要多。

但自從上了高中,在遠離家鄉之後,我就很少吃到黃鱔了。雖然城裏的不少餐館也經營有黃鱔這道風味菜肴,終年四季均可以吃到,但城裏的黃鱔是人工養殖的,其味道不但難以和農村野生的媲美,而且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如此,雖然城裏也可以吃到黃鱔,但我幾乎不會去吃。我喜歡吃的,到底還是老家的野生黃鱔。我孩提時所喜歡、擅長的田間捉黃鱔,也隻能到記憶裏去找尋了。

聽罷父親的話,我對他說,沒能吃到他捉來的那些黃鱔,沒有什麽可惜的,也無所謂;但說真的,我好想再去田裏親手捉一次黃鱔。於是父親答應我,等我下次回老家時,他一定帶我去捉。隻是,我下次回老家,又會是什麽時候呢?

這篇關於捉鱔的記憶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網絡美文
相關的標簽:記憶 捉鱔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