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中的回憶

Jan08

小雨中的回憶,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小雨中的回憶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小雨中的回憶

下雨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或時斷時續、或連連綿綿的沒個定性。路上的行人也從從容容、淡淡定定的,好像著意要和著雨拍似的,一切都那麽隨意、那麽自然。

同樣陰雨連綿的季節,同樣陰雨連綿的早晨,母親彎著腰、在雨中匆匆地栽種千穗穀,幾個階梯似的懵懂的孩子也學著大人的模樣,緊緊地跟在母親的身後,歪七扭八的栽著秧苗。因為當時我們居住在村外,所以房前屋後、斜坡空地都栽滿了這種給我們帶來豐收、希望的千穗穀。

母親說,越是這種陰雨天,栽種的東西越是容易成活,如果是個好天兒的話,栽了很快就會曬蔫,要浪費很多水,成活率低,而且生長緩慢。所以要趁沒有陽光的時候,抓緊栽種。那個時候,我便知道了下雨時栽的植物格外“機靈”。雖然有好多道理我還不大明白,但有一點我很清楚,就是母親非常勤勞,也很會打理我們的生活。

一般在穀雨時母親就育好苗了,到這個季節時正好提苗、栽種。千穗穀,它的莖、葉、穗有紅色的、紫紅色的、綠色的、黃綠色的。葉子是單葉互生的、卵狀橢圓形,葉片柔軟、且根係不太發達。從中、上部幾乎是每片葉子中間都夾有穗子,一直到頂部沒有葉子的地方,所以稱之為“千穗穀”。待所有的穗兒都長出來後,整體來看,活像一座座顏色鮮豔的塔,著實好看。

也有一種野生的千穗穀,它是牲畜的最佳食品。當然,就綠色食品而言,它也是不錯的涼拌菜,將未出穗時葉子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後,放些許鹽、熟油、蒜末或辣椒,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中秋的時候,到處都長滿了紅、黃、綠的千穗穀,黃燦燦、紅火火、綠瑩瑩、塔形的、沉甸甸的穗子,尤其是在細雨斜織天氣裏,把它們洗得更新、更精神。空氣中也彌漫著青草、和麥子成熟的、混合型的千穗穀味道。雨打濕了穀穗和葉子,水珠滴答滴答地訴說著自己對土地的情愫:小雨下的正是時候——

它帶來了穀粒成熟的甜甜爽爽的氣味,夾雜著泥土的沁人心脾的芳香。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味。那是一種跟在母親身後、忙於付出的幸福感和歡快感。這雨滋潤了我的心田……

每當母親拿著鐮刀將它們一棵棵削下來,打成捆兒晾曬的時候,我總是由衷的對千穗穀產生一種敬畏之情,對它生前美麗、向上;對它倒後對人類的貢獻。它從來不像穀子那般點著頭、彎著腰過活。

母親常常用搓衣板把穀粒搓下來。摔打和砸打它都不是太好的方法,因為穀粒很小,如小米粒一般大小。被搓下來的穀粒兒晶瑩剔透、圓鼓鼓的,攥到手裏涼颼颼的、滑滑的,舒服的不免令人忍不住將整個胳膊都伸進穀堆裏,和它親密接觸一番。那種感覺啊,至今恍若眼前……

穀粒曬幹以後,父親利用周日休息的時間,騎著家裏最先進的交通工具——水管自行車,把它帶到集市上糶了,換回一些錢貼補家用。因為那時父親的薪金很少,所以經常是將平時攢下來的或是自己栽種的東西,拿出去變賣掉,當時我們經常和母親一起站在村口等著父親回來。而父親也往往不會讓孩子們“失望”,經常帶回一些好吃的東西,或是讓母親給我們做新衣服的布料。

說到水管自行車,那隻是一種叫法,其實我現在才知道,裏邊並沒有水,是鋼管的、隻不過它的結構太長罷了。那個時候這個車子還是人人羨慕的交通工具呢。直到八十年代初,我讀高中住宿時,去校、回家的路上,它又成了我的功臣。

千穗穀的全身都是寶,秸稈可以磨掉作為飼料喂牲畜。粒子呢,商人們則把它加工好了以後,稍炒,將熬成的糖稀與炒熟的穀粒拌在一起,做成芝麻糖。等凝固好之後,切成長方形的、圓形的、還有菱形的,很漂亮,這就是臘月二十三集市上賣的“糖瓜”沾,它是其中之一。

如今人們早已不栽種千穗穀了,可小時候愛吃的“糖瓜”依然會出現在臘月二十三,依然還是那個味道——甜甜的、黏黏的。這也正是天在變、地在變、我們的生活也在變,唯獨不變的就是民間傳統的、有著鄉間文化的習俗吧。

昨晚下了一夜,今兒早還在淅瀝的小雨,讓我覺得很溫馨、很親切,因為雨中有甜甜的味道、有媽媽的味道;更有著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和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這篇關於小雨中的回憶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網絡美文
相關的標簽:回憶 雨中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