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愛情的跳板還是絆腳石

Jan08

  友情是愛情的跳板還是絆腳石
  
  作者:李玲
  
  來源:《青年心理》總第98期26頁
  
  有人相信一見鍾情,一個眼神就能擦出愛的火花。而有人則認為真正的愛情之間有一套防化服抵觸著,感情是需要時間培育的,
  
  隻有朝夕相處彼此了解的兩個人才能支撐穩定的愛情。那麽,以友情為基礎的交往是否能發展成愛情?友情究竟是愛情的跳板還是絆腳石?
  
  我們是兩條平行的枕木
  
  出鏡人:王婧,女,25歲
  
  “小婧,我們之間真的不可能了嗎?”列車快要啟動時,大鵬扒著車窗,盯著我的眼睛問。事實上,大鵬是個害羞的人,相識十年,我從未發
  
  現他敢這樣直直地盯著一個人。
  
  我笑了:“你認為可能嗎?咱們一直是好朋友,我真想象不出某天成了戀人會有多別扭。要有戲,咱倆早就成了。”
  
  大鵬也笑了,點點頭,看了我一眼,卻又迅速地將目光投向遠方:“主要是大家都認為我們合適。昨天王劍那個臭小子還說,要是他是我,早
  
  就追你了。說咱倆朋友做得那麽合拍,為什麽不能更親近些呢?”
  
  “但的確是不能呀。”這一點我早就有感覺的。身邊亂點鴛鴦譜的朋友很多,而我跟大鵬的交情又的確很鐵,再加上孤男寡女,總有熱心人想
  
  要把我們撮合到一起。隻是,我比大鵬早一步明白,我們是不可能成為戀人的,因為我對他從來沒有過心動的感覺。
  
  大鵬聽了我的話,雞啄米似地點著頭。很久,他才露出我熟悉的笑容:“你果然很有主見,不像我這麽容易被忽悠。不過也好,問問總不會後
  
  悔。”
  
  我看著大鵬有些漲紅的臉,不再說話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尷尬在我們之間蔓延,我和大鵬不約而同地看起了手表。萬幸,此時列車開動了。說
  
  實話,我的心裏還是有些失落的,我知道我們的友誼恐怕再也沒有辦法像從前那樣純淨了。我也會問自己:如果我們不是從朋友開始,我會愛
  
  上他嗎?那個身材高大麵容清秀,笑起來有一點點羞澀的男孩——也許會吧,但加諸了朋友的身份後,我怎麽都無法想象跟他如情侶般牽手擁
  
  抱。就像這鐵路上的兩條枕木,我們隻能平行,不能相交。
  
  心理點評:
  
  心理學家史坦博格認為愛情包括了三個因素:親密性、熱情、承諾。親密性指的是愛情的情緒因素,比如兩個人對彼此的心路曆程、生活習慣
  
  、興趣愛好都很清楚,也願意分享彼此的心事。熱情是指愛情的行為因素,戀愛雙方對彼此產生的形影不離的需求,想和對方產生身體的親密
  
  接觸。而承諾則是愛情的認知因素,是兩個人希望永遠和對方在一起、不離不棄的意願。
  
  三個因素都具備,就會產生一段美好的愛情。但實際上,大部分異性間隻具備其中的一項或兩項,這種情況下,是否能夠以情侶的形式走到一
  
  起,取決於兩個人的意願。比如說,彼此雖然都不大有熱情,或者都不大願意做出承諾,但是他們對愛情的理解和期待相同,不太在意這種缺
  
  失,也是可以在一起的,而缺失的那部分則可能在相愛的過程中得到完善。但是,如果有一方或雙方都不能接受這種缺失,這份愛情則很難繼
  
  續。
  
  小婧和大鵬之間顯然是缺少了熱情,而小婧不願意承受這種缺失,那麽他們的感情恐怕隻能停留在友誼的階段了。
  
  平淡的感情也有正果
  
  出鏡人:杜培,男,32歲
  
  春節前夕,我終於完成了我的人生大事,新娘是青梅竹馬的初中同學小琪。說來有趣,當年我們還是同學時連點曖昧都沒有,我隻是覺得這個
  
  女孩很不錯,經常一起聊聊喜歡看的小說,在考上大學後就失去了聯係。
  
  畢業後,我相了三次親,幾乎打破了我對愛情的所有幻想。那些女孩子都現實得了不得,張口就是房、車、票子,雖然養家糊口是男人的本職
  
  ,但這樣赤裸裸的要求還是讓我接受不了。於是,匆匆說分手,並決定退出相親的江湖。
  
  前年過年同學們聚會,我又遇到了小琪,當年的小丫頭出落成了優雅的大美女。我們像從前一樣聊起了書啦,電影啦,特別投機。後來聊到相
  
  親,小琪撲哧笑了,我才知道,她也在相親的江湖中撲騰過,不過和我一樣,一切未果。我心裏偷偷地樂,看來我終於有機會了。
  
  聚會結束,我一直送小琪到家門口,而她的態度也給了我信心。此後我表達了自己的愛意,而我們的感情也像小河中的船兒,沒有波瀾壯闊,
  
  卻在穩步地前進著,一直駛向婚姻的港灣。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少年時的相處是很重要的,我們了解彼此的性情,而且也能接受對方的缺點
  
  ——“你這人從小就這樣”!於是,當有人問我怎樣找到最合適的戀人時,我會告訴他:讓友誼進一步,會是最穩定的愛情。
  
  心理點評:
  
  一般說來,友情向愛情轉變會有以下幾個信號:
  
  首先是彼此的關係具有了排他性。單純的友誼,彼此都不在乎對方是否與其他異性有密切的關係,但是,一旦有向愛情轉換的苗頭,排他的心
  
  理就出現了。彼此都希望是對方的惟一,看到對方和別的異性關係密切就會吃醋。
  
  其次,在友誼階段,我們關注更多的是對方的思想、愛好,而一旦向愛情轉變,就開始想了解對方更多,比如,想了解他的家庭、童年、過去
  
  的情史等等。
  
  另外會變得喜歡與對方“趨同”,比如,希望自己的興趣和對方的吻合,希望和對方用一樣的物品或同品牌的衣服。而且,也開始渴望有身體
  
  上的親昵感。
  
  友誼的幌子救不了愛情
  
  出鏡人:何怡,女,23歲
  
  我最近都被一個問題迷惑著:我真的傷害了阿俊嗎?
  
  我承認,何俊是我最好的朋友,藍顏知己,比閨密還鐵。但是,這不代表我愛他呀!
  
  跟何俊走近,緣於我上次失戀。前男友坐上出國的飛機,同時也宣告我們三年的感情付諸東流。那段日子裏,何俊成了我的垃圾桶和小跟班,
  
  他陪我吃飯逛街,還會變著法兒地逗我開心。逛商場時他會突然指著前麵的一個男生說:“這個夠帥吧,哥幫你牽線去!”逗得我哈哈大笑,
  
  還要拉著他的衣袖免得他真的發瘋。
  
  就這樣,我和何俊成了很好的朋友。
  
  前不久,我戀愛了。誰曾想何俊卻異常痛苦,發短信說,我把他的心都碾碎了,他一直以為我也像他一樣,在友情這含蓄的外衣下談著一場秘
  
  密的戀愛。直到此時我才明白,我以為收獲了一份異性友誼的時候,何俊卻認為他種下了一顆愛情的種子,隻盼著它開花結果。
  
  心理點評:
  
  有時候,友情關係中的異性對關係的理解完全不同。其中一方認為彼此是友情關係,而另一方很可能把它定義成愛情的前奏,甚至還會認為對
  
  方的感受實際上是和自己一樣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差異,是因為其中一方總會把一般的好感和喜歡主觀地加工放大,以為是更深一層的情感,而一旦對方與自己的期待不一樣,
  
  就會產生被欺騙的感覺。實際上,不是對方欺騙了自己,而是你的想象力欺騙了自己。
  
  這種情況下,決定關係走向的依然是雙方的意願。假設另一方也願意將友誼變為愛情,雙方的關係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如果另一方對進
  
  一步發展是抗拒的,那麽,雙方關係隻能停留在友誼階段,如處理不好,還可能感情崩潰,連朋友都做不成。
  
  

這篇關於友情是愛情的跳板還是絆腳石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情感散文
相關的標簽:友情是愛情的跳板還是絆腳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