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裏那段抹之不去的痛楚

Jan07

青春裏那段抹之不去的痛楚

  7月底,暑假過半,15歲的魏婷(化名)必須完成一件人生大事。文靜清秀的她跟在外婆後麵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做人流手術,她的母親氣得病倒在床,羞於出門。記者在多家醫院看到,像魏婷這樣選擇在暑假做人流手術的少女不在少數。

  醫護人員告訴記者,每年的暑假是人流高峰期,手術人群中超過60%是13到19歲少女。而全國每年有將近500萬例流產手術,其中近50%是未成年少女,平均每分鍾有10名少女進行不安全流產。這僅是官方醫療機構統計數據,至於在黑診所做的流產手術,無法統計。

  少女時代是人生最美的季節,而現在,她們中的不少人在懵懂無知中,過早涉性、懷孕,嚐到了生活的苦果。

  正在發育

  我國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兩億多人,每年有兩千萬孩子進入性成熟期。

  身體發育是孩子成長中最神奇的現象。身體在一夜之間發生變化,帶來的是內心深處激烈的衝撞,開始關注自身性征的青少年同時開始關注與自己不同的另一性。心理學家將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分為:性潛伏期(11歲以前)、性欲萌發期(女為10~13歲,男為11~15歲)、性的思慕期(女為12~17歲,男為14~19歲)、浪漫的戀愛期(女為16歲以後,男為18歲以後),少男少女相互吸引、相互愛慕、相互支持,產生愉悅之情,這種情感是純真的。

  然而,在遠未理解“性”的全部含義之前,不少孩子的身體就衝破了束縛,迅速跨越“知慕少艾”,嚐試性行為。

  記者在重慶市重點中學雲集的沙坪壩區看到,即使是暑假,在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午間也有大批中學生,坐在一起的超過60%都是小情侶。盡管有專家倡議不要對中學生使用“早戀”的稱謂,事實上,和異性的“親密交往”在中小學生中十分普遍。青少年培訓師晏筱告訴記者,在她帶隊的青少年暑期特訓營中,有不少學員公然以情侶身份出現,還有一個參訓學員請求她把自己的“戀人”安排在一個房間。

  調查表明,有近30%的青少年表示有“親密的非戀人異性朋友”,與異性身體有接觸的青少年比例明顯增多。而早戀、早孕呈現低齡化趨勢。性成熟期提前,心理成熟卻明顯滯後於生理發育,這導致一些少年“不正確地使用性”——過早發生性行為、不懂得避孕措施、不健康性行為、早孕、流產,甚至性犯罪……

  花季之痛

  廣州的夏天很熱,16歲的小希無聊地呆在家裏,偶爾從5樓窗戶看看外麵玩耍的孩子。看到記者進屋,她緩緩地從床上坐起來,眼睛裏空空如也。父母發現她的異常時,她已經懷孕六個多月,卻不知道孩子的爸爸到底是誰。將女兒痛打了一頓之後,父親幫她辦了休學。如今,一家人等著九月份孩子出生。

  小希媽媽告訴記者,女兒平時老實聽話,夫妻倆一心做生意,從沒想過會出這種問題。他們將企圖自殺的小希關在家裏,整日提心吊膽。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對外封鎖女兒的消息,暗地裏給不該出生的嬰兒找一戶接收人家。

  焦頭爛額的他們從來沒想過,處理嬰兒的方式會給女兒帶來怎樣的後果,對那個無辜的嬰兒帶來怎樣的命運。他們無暇顧及。他們隻頭痛小希的身體,和她的學習。

  人生從此改寫的不僅是少女媽媽們和她們的孩子,那些“成功”處理了未成形嬰兒的懷孕少女,同樣麵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創痛。醫學專家稱,15歲以下女孩的分娩死亡率比20歲以上女子的分娩死亡率要高出5倍。而她們的恢複也是個問題。上海少女意外懷孕求助熱線的主任張崢嶸說,“少女的生殖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子宮收縮乏力。另外術後可能引起感染,遠期的並發症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移位、盆腔炎、不孕症。如果不是在正規醫院手術,各種並發症會更多更嚴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15歲的女孩悅悅半年前在一家小醫院施行人流術,術後一直下腹隱痛。今年暑假,悅悅突然劇烈腹痛住進醫院,經診斷為宮外孕。此次手術極有可能讓悅悅失去做母親的權利,可沒有人會為此負責,苦果隻能她自己品嚐。

  懷孕和人流還會讓少女們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根據上海醫學院兒科醫院與上海教科院在全市8個區、超過25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自殺未遂者達到1.71%。但絕大多數的父母卻對此一無所知。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楊佐延研究員指出,造成孩子想自殺最重要的因素是青春期性教育不足,學習壓力不過名列第三。換句話說,不少想自殺的孩子竟然是為“情”。

這篇關於青春裏那段抹之不去的痛楚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失戀
相關的標簽:人流 青春 激烈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