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變身創業先鋒的故事

Jan07
在日前召開的首屆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上,記者巧遇江蘇中聖集團董事長郭宏新,從大學教授成功轉型為上市公司董事長,他的創業故事聽來讓人頗受啟迪。

為輸送管線配“鞋墊”節省能耗

10年前,江蘇中聖集團還隻是由幾個大學教師共同下海創立的小公司。創業之初,郭宏新就認定了“吃科技飯”。當時,長距離輸送管線的能量損耗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而這方麵他們手上有技術“儲備”。於是,他們對國外先進保暖隔熱管技術進行國產化研究和消化,幾經攻關,研製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保暖管托以及隔熱管托,這些就像給輸送管配上隔熱保溫“鞋墊”的管托,以充分的效能和極低廉的價格替代了國外產品。郭宏新說,別看這個“鞋墊”小,實際上可有著非常高的技術內涵,世界上目前隻有五家公司能做,他們目前是中國唯一能做高壓減震體係的公司。

小小“熱棒”夢圓可可西裏

神秘的可可西裏地區,青藏鐵路猶如鋼鐵巨龍般飛奔而過,整齊排列的熱棒形似“林帶”,為這條雪域“天路”打造了一道別致的風景。這道風景的背後,是中國人對高原凍土世界性難題的攻克,而解開這道難題的就是中聖集團。

2002年11月17日晚,郭宏新在家看中央電視台《對話》節目。節目中有人問鐵道部副部長將如何解決可可西裏無人區的凍土問題時,副部長回答說準備采用先進的熱棒技術。看到這裏,郭宏新很興奮,他知道,自己潛心研究多年的熱管技術迎來了機遇。很快,郭宏新就把公司研製的熱棒送上了可可西裏凍土區做實驗,並一舉成功。

在凍土區修建鐵路是一個世界性技術難題。凍土生性不安分,對溫度特別敏感,凍結和融化反複交替地出現,路基就會翻漿、冒泥,鋼軌出現波浪形高低起伏,對鐵路運營安全造成威脅。郭宏新帶去的熱棒,具有獨特的單向傳熱性能,相當於一種“天然製冷機”:熱量隻能從地麵下端向地麵上端傳輸,反向不能傳熱。一旦在凍土地帶按照一定的比例插上這種熱棒,就會使得凍土永遠處於凍結狀態。

中聖集團受鐵道部委托,製定了相關的行業標準。熱棒產品不僅解決了凍土對鐵路的危害,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同時有效保護了凍土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

努力喚醒更多沉睡的科研成果

郭宏新說:“南京有50多所高校、100多家科研單位,沉澱了幾十萬個科研成果,但如今大多在那兒沉睡,喚醒更多沉睡的科研成果,中聖集團是這麽走過來的,今後還將這樣走下去。”

經過多年發展,中聖集團與省內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研發體係,對跨學科、多專業的重大課題和有重大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的綜合性課題進行“聯手”研發。比如,他們和揚子石化合作研究了火炬回收係統,將揚子石化的七個火炬滅掉了六個,不僅每年給揚子石化創造了上億元效益,同時改善了南京江北地區的大氣環境。 這篇關於大學教授變身創業先鋒的故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大學教授變身創業先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