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雨落,奈何親去

Jan06

希望這篇有關於除非雨落,奈何親去的文章,能讓您有所收獲

曾經看到有人出一幅上聯:“除非雨落仍為雨”,在學校的BBS上,征求了數日,終於一幅下聯得到了滿堂彩:“不然親去再難親”。除非雨落仍為雨,不然親去再難親。好一幅絕對,吟罷,卻不禁令人惘然。

雨是情媒人,江南多雨,江南人亦大多感情細膩。雨又蕭蕭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瀟灑,“一蓑煙雨任平生”,並不適合善感多愁的江南人。對於大多數江南人,“梧桐更兼細雨”那淡淡的愁緒,才是大多數江南人在雨中的所思所感。雨之最者,唯清明雨;愁之最者,莫過於親人離去時的撕心裂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傷得凝重,悲得淒涼。

記憶中關於外婆的起源,是那小時候簌簌揮舞的一把砍柴刀,刀當然是為了恐嚇小孩,而被恐嚇者,卻睜著頑皮的眼睛,瑟瑟躲在床底,不敢出來。外婆,自然是極疼她那唯一的大長外孫的,在那物質極為匱乏的時代,外婆能給外孫最奢侈的愛,就是用破缺了的鞋從賣糖人手中換來的糖果。糖果,自然是極甜的;外孫,自然是極調皮的。

記憶中關於外婆的喜愛,是那小時候獵獵作響的一把塑料槍,槍當然是為了取悅小孩,

而被取悅者,卻睜著欣喜的眼睛,興奮地看著二舅帶來的碟片,絲毫不理會擺在椅邊的孤零零的略顯陳舊的小手槍。影片,當然充分滿足了孩童的獵奇心理,小手槍,顯然跟不上孩童多變的興趣。

記憶中,對外婆的感動,源於那一次遲交的的學費。那些年,父親經商失敗,家中拮據異常,親朋好友,大多避之唯恐不及,父親也由此意誌消沉,家中瑣事,全靠母親艱難操持。那一年的學費,是外婆領著三個舅舅,苦苦籌集。那一年,家猶如在風雨中飄搖的小船;那一年的恩情,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痕跡。

記憶中,感受到外婆的蒼老,源於那不經意的一瞥。當年那年幼的孩童已長成健碩的青年。青年很忙,忙於應付各種考試,周考、月考、期中和期末;青年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愛,難以啟齒。每年短短的幾次相見,不過一兩天,便匆匆離去。高三那年,高考前夕,青年回外婆家看望外婆,分明看到了外婆堆積如雪的白發和那臉上歲月的溝壑。那一次離別,看到夕陽下外婆蕭索的背影,青年知道,外婆老了。

江南多雨,今年格外多。雨中小憩,麵對窗外瀟瀟細雨,難免思緒飄搖。夏季的雨,本是令人舒爽異常的,在獨在異鄉的學子心裏,卻愁絲繞骨。外婆若安在,此刻怕是也在家鄉的院子裏剝洗新出的竹筍吧。

雨落澤潤大地,潤物無聲;至親遠去,思念常在。“除非雨落仍為雨,不然親去再難親”,外婆,我好想你。

這篇關於除非雨落,奈何親去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外婆 青年 江南人 記憶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