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不待

Jan06

希望這篇有關於孤月不待的文章,能讓您有所收獲

也許幾千年前我就來過這裏,如果我還擁有著永恒的記憶。我的孤月,在這樣寂寞的夜晚,在凝涼飄逸的風雨裏,究竟覽看了多少個朝代的情愫?海棠花下的春情融融和血染般淒豔的秋楓鐫刻著時間的秘密。而孤月始終如一的皎潔使我心感羞愧。

不管我往哪個方向行走,它總是會在我的頭頂灑下質感神秘的清輝。那個流浪的年代,太陽散射的光芒稍嫌刺眼;江河不息的洶湧略感生硬;高山聳立的巍峨亦顯得矯情。隻有黑夜的主宰能讓浮躁萌動的萬物安於寧靜。當月亮令一切生命暈上純樸的野性魅力時,天青色的濤聲由遠及近,就連展翅覓食的水鳥也有了滄桑的心境。像所有極致的氛圍,幽冷複製幽冷,撕扯衍生撕扯。人類,終究將情感托付於孤月,並且綿亙至今。

靜默通向思索,心緒的微妙從來隻發生在一瞬間。好比深閨中的佳人,也許會因為唇上胭脂的殘褪,感受到自己逐漸逝去的青春;浪跡天涯的遊子,也許會因為某一個微雨的黃昏,憶起遙遠故鄉模糊的輪廓;喋血沙場的將士,也許會因為城頭的一曲哀婉笛音,卸下多年來鋼鐵般牢固的意誌。而孤月的無言,總是每時每刻都撩撥著生靈脆弱的神經。因為隻需要一個抬頭,那些伴隨著憤怒的隱痛就可以長嘯而出,無論其藏匿得有多深。這盞黑夜裏唯一的明燈,像是雷雨天案幾上曳動的燭光,讓人心安的同時感到焦慮,焦慮的同時亦覺得心安。所以佳人望月,憧憬和絕望同在,因為歲月靜好,世事無常;遊子望月,歸屬感和漂泊感共存,因為千裏共嬋娟,月是故鄉明;將士望月,柔情兼之鐵血,因為猶念春閨夢裏人,獨留大義洗沉冤。通常懷著某種悲喜望月,得到釋放的同時也會產生新的苦惱。詩人喜歡對月抒懷,正是因為可以在宣泄心中情感的同時得到一種全新的甚而是與初衷相矛盾的體驗。無論你舉頭與否,月總是懸掛天邊,撩人心亂。

大地永遠在移動,河山的褶皺不停地被翻新和修改,唯有碧落下的明月依著自然的節奏,循環著自身孤傲的美麗。這種變化與花的開謝迥異。時間如水逝,月總是那一輪月或那一彎月,而花卻不可能再是那一朵花。因為獨一無二,所以能承受曆史的消磨。當幾十萬公裏的月光終於朗照,降臨世間以透明的哀慟。韶華白首,紅顏終成枯骨;銷魂蝕骨的愛情和戀人彼此間的喘息分崩離析於黃土,盡數消失在曾經的誓言之前;而那些偉大的功績早已成了激蕩人心的過往,可能再往後若幹年,僅僅稱得上是些好聽有趣的故事。沒有東西可以抵擋時間的肆虐。因為就連時間本身也不能與自己抗衡。而孤月仍然年輕,耐心等待著時間摧毀自然的一切,沉默不語。我對此深信不疑。

總有一天,不死的詩文,擁有長生魔力的優美章句,會和鼎盛的文明一同覆沒。但由於選擇了一個足夠高遠的位置,張若虛在江畔吟下的夜曲,幾乎就是整個唐朝的絕唱。幾乎就是一瞬間,那些豔麗浮華的宮闈囈語,繾綣旖旎的情愛盟誓在濃脂膩粉的塗抹下成了嗆人的病態呻吟,讓人心底發膩。幸虧有了一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教眾生知曉蒼天不老,活著的每一天其實都在逝去。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隻可惜我終究帶不走這種古典的詩意。

年華漸遠,孤月為證。

這篇關於孤月不待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時間 同時 人心 自然 故鄉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