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非洲

Jan04

肯尼亞大草原隻是精神再造之旅的起點,然而,當他們離開草原,回到滾滾紅塵中,這場旅行還會繼續下去嗎?

熱氣球降落在肯尼亞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這裏是“動物王國”。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一棵孤零零的金合歡樹格外顯眼,遠處不時可以看到斑馬和角馬穿過,持槍的馬賽人在周圍警戒,時刻要提防猛獸來襲。防護圈內,餐桌已擺好,一隊美國遊客喝著香檳,仍然陶醉在清晨從空中俯瞰動物自由奔跑的情景中。

不遠處,同樣乘坐熱氣球降落在此的幾撥中國人匆匆吃完早餐,聚集到一起,他們架好音響,在地上鋪上巨大的塑料布,開始集體做各種放鬆運動。

在這個赤道國家的大草原上,來自地球東西半球的兩群人形成鮮明對照:這邊遊客沐浴著朝陽,愜意地享受著早餐;那邊的人們卻把草原當成巨大的課堂,在灼熱陽光下尋求超越自我的力量。

美國人有些搞不懂,這些中國人不遠萬裏來到非洲大草原不看動物,他們要在這做什麽?來自美國紐約的珍妮好奇地走過來打聽。從加拿大留學回來的“90後”Jack用流利的英語告訴她,這些都是來自中國的商人,匯聚到這裏來是參加一個相當於美國的MBA的課程—為了便於對方理解,他隻能這樣解釋—“今天我們是要把草原當課堂,主要是學習有關中國智慧的內容。”

珍妮熱情地回應:“這真是個好主意。”但顯然,為什麽關於中國的智慧,需要在非洲大課堂上開啟,她還是難以理解,瞪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幫又跳又蹦的中國人。

從2007年開始,每年7至10月份,一家民營培訓機構都會組織一批批中國商人來到肯尼亞馬賽馬拉大草原,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

六位數的培訓費,還不包括往返機票,這幾乎比國內任何頂尖商學院一年的學費還要昂貴,卻仍然供不應求,今年所有培訓都已報滿,想來的人排到了2012年。

參加者大多是創業者,他們白手起家,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值得炫耀的學曆,有些人甚至沒讀過幾年書。在國內,他們是市場經濟中真正的“野生動物”,麵對激烈的競爭,他們隻相信“適者生存”。如果以財富為標杆,他們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身家少則幾億多則數十億。財務自由不是問題,但卻感覺離精神自由越來越遠。在弱肉強食的馬賽馬拉,他們卻說自己是來尋找心之歸宿的。

7月,本刊記者跟隨這樣一批中國商人,深入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零距離觀察了中國市場經濟中的“野生動物”,如何回歸自然,試圖找回自我。

這篇關於回到非洲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非洲 回到非洲 財富故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