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童年

Jan06

難忘的童年,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難忘的童年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難忘的童年

值此兒童節之際,不禁想起童年的生活。那時候無憂無慮,充滿樂趣,是多麽有意思呀!這裏將兩篇散文曬出來,想獻給今天的孩子,也與朋友分享一下童稚時代的快活。

浪漫小鎮

考究起來,這個小鎮確也有其得天獨厚之處。它濱臨滔滔東流的西江,一眼看去視野十分開闊。麗日晴天的時候,一碧萬頃,浩浩湯湯,寬達千米的江麵上,奔忙著各種各樣的船隻,舢板、躉船、渡船、駁船、拖輪、鐵駁、汽輪、客船,整日不息地穿梭往還。

我的童年是在這裏度過的。那時我念小學,經常放學後與一群小夥伴跳進江裏遊泳,有時恰好遇到拖輪牽著一串駁船逆水而上,我們就歡呼起來,一個個遊到江心去,攀附在某艘駁船的尾舵上,讓駁船把自己帶到很遠很遠的上遊,然後告別尾舵進行“放流”。

你知道孫悟空躺在雲頭睡覺的愜意嗎?你曉得郝隆仰臥草地曬書的閑逸嗎?此時我們就享受著如此神妙的滋味,將身體仰躺在綢緞一般柔滑的水麵上,上空是遼闊無垠的藍天和朵朵白雲,身下是清涼爽膚的江水和偶爾撞來的魚兒,腦子裏什麽都不想,也不必想,隻是全身心享受著那份獨特的舒服,任憑江流送我們回到下遊碼頭再上岸——老實說,這樣幹是相當危險的,有一次我就差點被拖輪後麵的渦流吸到船底去。但我們樂此不疲,玩得痛快,大人也管不到我們。

由於鎮子緊鄰西江,地勢不高,隔不了幾年就會發一場大水。洪峰到來時,濁浪洶湧,漫進大街小巷,大多房屋被淹過窗頂甚至達到二樓,我們小學的籃球架幾乎沒頂,整個鎮子變成了一片澤國。本地的清代詩人朱方輝曾作詩描繪過這種情形:“魚蝦穿窗過,舢板屋頂行。”說得真個不假。

大水泛濫,沒準要泡上十天半個月的,慢慢才會退洪。此時出現了一種奇景:各家用門扇、木板或梯子捆綁在一起,儼如木排,浮遊在街巷之間的水麵上,照樣走動串門。就有人把家裏儲備的糧食、青菜勻出一些,擱放在木排上,給沒什麽蓄積的別個親友家裏送去;還有專門四處賣菜的小販,不圖賺大錢,隻求給街坊們送去多少便利——真個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小鎮人的心地實在,古道熱腸,由此可見一斑。

而這個時候,就是孩子們撒歡的機會了,我們在淺水裏嬉戲打鬧,劃著木排穿街過巷,玩得個不亦樂乎。別說孩子,就連大人們也是如此,在街中比賽遊泳,拿樓上陽台當跳台跳水。我們幾個小夥伴爬到潘家最高的三樓上,學大人那樣身體一躍作燕子騰空,往水裏紮;或者放個“”,炸得水花四濺……瞧!這夠浪漫的吧?

童年的生活就這樣留在了我的記憶裏,永遠也抹不去。

丹 竹

我家的旁邊是學校的圍牆,牆外長著一叢野生的竹子。這種竹子叫“丹竹”,我不曉得它怎麽叫這個名字,“丹”本來是“紅”的意思,可它的枝葉和主幹明明都是翠青青的,一點也不紅。那兒的泥土很貧瘠,它卻長得茂盛,鬱鬱蔥蔥的,在風中婀娜搖曳著,姿態很美。

丹竹的竹節又直又光滑,皮薄中空,很適合做玩具。我一次又一次地前去光顧它,用鋒利的刀子砍下竹竿,用來做弓箭、釣竿、“劈啪筒”、“唧水筒”等等,一點兒也不會心疼它。它反正是野生的,砍完它也沒事。

沒想到砍掉它的主幹後,過不了很久,它的根部又長出新的竹子來,漸漸長高,依然翠綠。在一個夏季,前所未見的一場暴風雨來臨,旁邊的大樹都被風吹得搖搖欲墜。我眼見那株竹子被攔腰折斷了,幾乎連根拔起。我想,這次它該再也不能活了。

可是很出乎我的意料,過了一些日子,竹子又長了起來,亭亭玉立,仿佛比以前顯得更綠,更精神了。它仿佛在驕傲地向我示威:看,狂風暴雨都奈何不了我呢。

在我的記憶中,似乎還有一個年頭,天氣十分炎熱,幹旱了很長時間。烈日無情地炙烤著大地,好些樹木都枯萎了,那叢竹子也不例外。我看到它變黃了,焦枯了,心想這下它肯定再也活不了了。

還是沒想到,在第二年的春雨時節,它長出了新的筍芽,頑皮地向上擠,伸出腦袋來探望著四周的一切,仍然是那麽的鮮活、可愛。隨著時日的流逝,一叢竹子又長高了。它那頑強的生命力深深地把我折服了。從此,我再也沒有想過要傷害它們。

其實,人的生命也應該像竹子那樣充滿蓬勃的生命力,充滿旺盛的精力,充滿頑強不屈的精神。這樣,才不會虛度年華,不會蹉跎大好時光。

這篇關於難忘的童年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童年 難忘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