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日記:式微,式微,胡不歸?

Jan06

詩經日記:式微,式微,胡不歸?,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詩經日記:式微,式微,胡不歸?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經上的東西,說淺顯就淺顯,說深奧就深奧。或是讓你一時恍然大悟,或是讓你用餘下的一生去思考。比如《詩經》比如《邶風》比如《式微》
  
  “微”就是天黑的意思。《詩經》裏也有“彼蒼者天”“莫黑匪烏”的句子,古人也有說“天黑”的詞語,但是為偏偏放著“天黑”不用,而用“微”,是因為”微“說的不僅僅是一種天色,一種時間,還有更多的感情,更多的內涵。如同佛經中的“色”成為指代萬物的符號一樣,“微”是古人給天黑的符號。“式”是句首發語詞,無詞義。但是卻不能省略。如同《詩》加了“經”還是詩一樣,“式是人們給黑夜鑲嵌的一顆珍珠,一顆鑽石,讓黑夜成為人類的一種記憶,一種情結,並且更加恒久。
  
  人是夜伏晝出的動物,確切地說應該是見光而做遇暗則息的動物。每到天黑,便回到自己的家中,或是磚房瓦房,或是草屋木屋,或是山洞石洞,舒展自己的身體在地上或床上,在夢中延續白天的光明。
  
  我們的祖先千萬年來都是這樣,偶爾在太亮的月光下曬得失眠,便起身在窗外吟誦如失戀般的酒歌,即使到門外也不會離開自己的庭院。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土中?”
  
  天黑了,本應該回到家裏,或於父母,或與妻兒團聚。誰知道卻因為種種不清遠的事情那個,隻能在外麵遙望,尋找與期盼。
  
  夜是黑暗,是危險,是恐懼;注定要回家。任何原因剝奪一個人回家的權利,無異於奪取他的歸宿感,安全感。但是不管夜有多黑,露有多涼,泥有多濘,道有多長,都阻擋不了是人回家的心。對家的思念壓過了心中的憤怒與不平,踏著腳步唱起淒婉纏綿的回家的歌。
  
  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事情不再是這樣。因為害怕黑暗,人們發明了燈。雖然灰暗,但是偶爾可以在燈前做一些白天做不完的事情。繼之夜以為日。燈照亮了眼前的事物,但是夜還是黑的。即使出門,也要提著燈籠,永遠不能和白天在外麵行走一樣自如。
  
  後來燈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亮,還有人把燈掛在了路上,於是有更多的人留戀燈光下的世界,開始夜不歸宿,甚至把回家當作是一種累贅,一種障礙,一種束縛。
  
  燈越來越多,越來越亮,不僅照亮了夜行人的眼睛,照亮了房屋,照亮了道路,路燈和霓虹甚至照進窗戶,照醒本應該入睡的人的心。本應有的寧靜的夜開始越來越短,漸漸越來越遠。
  
  式微,式微,胡不歸?
  
  君知否?那夜晚的燈,都隻是人們渺小力量用血汗擦出來的點點星光?
  
  燈照亮的隻是眼前的黑暗,卻永遠不能照亮漫長無邊的黑夜,即使照亮了黑夜,也永遠無法照亮長期以來人們對黑暗的擔心與恐懼。不能抹去人類黑夜的記憶與情結。不管什麽時候,我們都需要黑暗,需要休息,需要寂寞。誰也無法佛人燈光之與太陽相比之下的暗淡,誰也無法逃避一時燈滅帶來的幻滅與虛無。
  
  再需要陽光,也隻能打開向陽的窗子,而不能拆了牆壁甚至是自己的房子。再喜歡熱鬧,也不能典當自己本應該有的寧靜與安詳。留戀路燈的絢爛,也應該留下一席簾子。在窗前,在門後,在自己的心房裏,不至於迷失自我,迷失家園。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燈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燈之躬,胡為乎土中?
  
  君知否?
  
  式微黃昏後,歸興濃如酒?

這篇關於詩經日記:式微,式微,胡不歸?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詩經 日記 式微 胡不歸 詩經 日記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