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理解貂蟬的心思

Jan06

誰理解貂蟬的心思,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誰理解貂蟬的心思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誰理解貂蟬的心思

生於兩千多年前的美女貂蟬或許做夢都不會想到,她的生與死會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裏被人搬出來、在網上、書本裏、戲劇中、還有電影電視等所有媒體中大放異彩,悠然間成了人們追逐的話題——是因為她長得實在太美了。事實上,有誰見過?哪怕是畫像,東漢末年戰亂不堪的背景下,恐怕沒有一個閑情雅致的畫家為一個歌女去畫像。然而這個似乎改變曆史的女人,叫我等後人一意孤行的去平衡自己心中那種感覺,任何一種的表現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所有的意圖表現貂蟬,想借一個美麗的傳說去表榜我們自己的愛與恨,情與仇的時候,沒人叩問一下內心深處,道德是否還存在?這就是現代人常常借用古人說事的悲哀,也是我們墜落的一部分。

貂蟬的出生地在米脂叫艾好灣的村子。兩千年前村子是什麽模樣?老人們說在檀合焉下邊的土窯洞裏住過一個美麗如畫的女子,這女子出生後百花凋謝,全村人驚愕不已,以後流傳的故事便充滿玄機,年久日長便成了神話,民間的故事從來都是這樣的,既充滿了詭秘,同時也充滿了誘惑,殊不知,這個沒名沒姓的女子俊美的在後來足以“羞月”接著把曆史改寫,天下從此無安寧之日,不知人類幾千年來的說教,辛苦積攢起來的審視底線,在世事的千變萬化中,顯得無能為力時,羅貫中老先生也無法改變的自私自利來看,他別有用心地按排了一場邪惡的殺戮,借助邪惡,消滅貂蟬的肉體,讓一個男人貪欲的世界變得平衡,她的精神肉體被摧殘,所以美麗的貂蟬成了詮釋蘊含著詭異,陰險和無情的龐大政治,一個弱女子肩上承擔了一個社會的悲哀,因此,我們至今沒有自省,最後之所以更堅持的所謂內心難解的糾結不停地臆想貂蟬在曆史與現實生活中的象征意味,這便是貂蟬的哀傷,也是我們現代人的哀傷。

貂蟬生下來的時候,他的父母早早離去,那時,北方的戰亂連年不斷,狼煙四起,她的日子過得肯定不好,一個可憐的窮人家孩子,憑借著一副好嗓音唱著人世間的悲喜,不知是那位好心人發現了這樣的人才,收容了她並教她彈琴習舞,有意思的是,貂蟬長到十六歲時在王充司徒家撫琴彈唱已經格外出色,但對於強勢政治,她應該一無所知。我們沒法研究貂蟬長大成人的種種蹤跡,但肯定的是她的才華相當出眾,對於她底氣,王司徒應該明白,一個北方女子的剛韌與柔情,那種對愛情“死死活活再一搭”的表決,以及“隻要認定的事就一條道走黑”的忠誠。多少年來讓米脂的婆姨聲名鵲起,四海皆望。貂蟬便成了米脂婆姨最早的化身,把她如同標杆一樣豎立。隻是,人們一定用直觀的鏡頭切回那個時代,又用極為誇張、炫麗的描述,為當代人勾畫出了一個舉世無比的女人胚子。坦率地說,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無論貂蟬的故事本身還是後人們對她的解讀,都是支離破碎的,美麗的形象迷惑了許多人的目光,內涵的善良與溫柔,性格上的執著於純淨,從而使我們不斷地誤讀了一個個女人。

貂蟬似乎做得十分成功,她的抱負,理想以及價值觀,在哪個愚昧、墜落、野蠻的社會裏是怎樣去體現的,一個專製、殘酷、暴戾的環境裏,一個女子憑借美麗在權利階層表現出如此胸懷大略,而且用細膩柔水的技法使男人們設局深陷泥潭,並於此前作為一個歌女或女傭,在那個社會裏是多麽微不足道的,然而她能揣摩出司徒大人的心思,而且以視死如歸的勇氣,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使自己置之於危險之中,但不慌不亂,沉著應付,直到撩撥的倆個男人神魂顛倒,拔劍相殘,這樣的勝利,恐怕誰也沒想到作為誘餌的貂蟬在羅貫中筆下光彩照人。這個色技俱佳的女子以“萬死不辭”去獻身那個野蠻的暴力當中,由此讓許多人激起了對貂蟬的好奇。美麗的形象從原本的一個文學描述逐漸上升到精神層麵,而道德、人性,甚至可以說貂蟬就是一個被人利用和玩弄的紅塵女子,這種爭風吃醋的情場上沒有真愛,設局這場悲劇的王司徒和眾多的官員,還不是為自己前程而對無辜女人的拋棄嗎?這種哀怨,兩千年後怎麽突然會思索起這麽一個小人物?她為了什麽?愛?不是。芸芸眾生?不是。壯麗的一舉盡是為了幾個玩弄陰謀的人,東漢以後群雄四起,一個腐敗不堪的政權名存實亡,貂蟬呢?沒了蹤影。

從米脂城到艾好灣20多裏路,不算遠,康熙年米脂縣誌記載:“河西有貂蟬洞。”艾好灣就在無定河西,貂蟬洞是人們對美女貂蟬出生地的一個解讀與想象。在這裏,貂蟬是誰家女子或羞花閉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作為一個象征,表達了民間對俊美形象的一種向往和解讀。兩千年過去了,尋找貂蟬蹤跡的時候,一天比一天熱鬧起來,都是好奇,沒人仔細考證。那個奇特的山峁下,窄小的入門處,如一個碗口,沒人進入裏麵,具說幽深莫測。站在貂蟬洞對麵,立刻有翩翩浮想,山中間怪異的形狀,這樣隱蔽、神秘、清靜,展現給現代人的是什麽?姹紫嫣紅,沒有喧囂,沒有爭鬥,更沒有殺戮。據說四周曾是茂盛的森林,洞口四周花木繁多,色彩繽紛,沒人能叫出名字出來。崖畔上那一溜的酸棗樹,是貂蟬最喜歡吃的果實,夏天成了一道綠色的圍牆,秋天乃至冬天掛滿枝梢的酸棗一片的火紅。不過,眼前貂蟬洞四周的這種雜亂無章,叫人不免心存惆悵,那個曾經活蹦亂跳的女子,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怎麽會在上流社會中被人毫不留情地剿滅了呢?

也許,我想得是中國的許多女性,那種不為人知的故事在滄桑的歲月中早已湮沒,有的甚至無聲無息,根本沒了蹤影,曆史將我們現代人活生生地剝離,或者是我們無意識中和曆史切割。不過,說實在的,貂蟬的故居需要安靜,需要現代人思考,促使我們在麵對曆史當中,無需把獵奇性和誇張性拿出來,填補人們心中無秩序的裂縫。

最俊美的,要我說,還是貂蟬。通往貂蟬洞的小徑,全是刀割過的山崖,往日小溪潺潺,樹木蔥蘢早已不見了。老人們說,那些樹木千百年來已翻倒在地下,早就成了煤,隔一隅的龍鎮在上個世紀車水馬龍,紅火衝天,就是往外挖煤,給整個米脂帶來了無盡的溫暖。貂蟬不曾想到,兩千年後她能給人們帶來什麽是否與這裏的山、草木、鳥兒、花朵一樣格外和諧,假如有一天綠樹茂盛,泉水泛出,傳說中的美麗精靈再次光臨,那種世界,那樣的親切快樂,那樣的讓人念念不忘,貂蟬還會卷入那個沒有希望的政治圈子裏嗎?

盡管現代人殫精竭慮地把貂蟬往前台推,貂蟬其實早已害怕了,還帶有恐懼,世上的女子千般儀態,萬種風情。在米脂,貂蟬就像一個夢,一個鉗在我心坎上,那無數的精靈,真得沒有那個地方出現過,於是,米脂的女人們,彼此輝映,成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忘記了誰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一世最幸福的就是理解別人或被別人理解。我喜歡這句話,現在把多種的傳說與影視、文字堆積在一起,貂蟬的心思,究竟誰理解過呢?

現在想起來,這女子呀,生死不僅僅讓人們無法考證,她的存在應該是人性中善意相對的平衡,盡管她不堪一擊。

我們在貪欲麵前無能為力時,需要一個平衡的空間,要不,哪會有生活呢。

這篇關於誰理解貂蟬的心思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心思 貂蟬 理解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