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夜半空落淚

Jan06

希望這篇有關於何事夜半空落淚的文章,能讓您有所收獲

最近看了一部名叫《麥積山的呼喚》的電影,感觸實在太深。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優越的都市生活,紮根於偏遠而平窮的家鄉,一心投身於農村教育。看到她為了替學校爭取一名支教老師而前去“要人”,看到她為了孩子們付出的一切,曾經答應男友在他遠行的日子裏不要落淚的我,再也忍不住了。

曾經看過很多關於西部教育的短片,每看一次,都會觸動心靈。偏遠的山區,環境惡劣,生活貧窮,人口少且分布散,留不住人才,因而師資匱乏。這些是很多偏遠山區學校所麵臨的現狀。每次看到這樣的短片,我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的家鄉並沒有影片中的天水山區貧窮,但當年的條件也並不優越。那時,與我一起讀書的孩子都不曾上過學前班,六歲直接讀一年級,而當年的學校就是村委的一間房子,五歲、六歲的孩子擠在同一個房間學著同樣的課文,而學生十二人而已。老師則是我的母親,一個僅小學畢業的農村婦女。我的母親能成為包括我在內的十二個孩子的啟蒙老師,原因卻很簡單,一方麵沒有哪個老師去我們村教書,另一方麵,當年家裏貧窮,農業稅是不小的數字,母親便自願去當我們的老師,以便用微博的工資去填補農業稅的洞口。一年後,我們大了一歲,手腳有力了,於是就到離家很遠的村子開始我們二年級的生活。學校離家很遠,又沒有宿舍,每天早上,母親五點就起床為我和妹妹做早餐,然後打著火把送我們姐們倆一程,待天漸亮,母親才轉身踏上回家的路。我和妹妹唱著歌來壯膽,一步石子一步泥,年幼的我們在泥濘的山路奔走一個多小時終於到校。晚上,我們重複著早晨的足跡,山路一個彎又一個彎的繞著,我們一年又一年地走著,終於到了小學畢業。

初中了,依然在這個村子裏讀書,學校離小學不遠。那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學校建於何時,我不清楚。全校最多的時候八個班,每班四十來人,教師十幾名。學校前有大門,後無圍牆,長滿草的操場後麵便是一片片農田和一條條小道,進者無阻,出者無礙。宿舍是兩排磚瓦房,房間不足十間,每個房間放十張床,住二十人。房頂下拉扯著一張藍色的油布,用於擋房頂掉下的灰塵,每晚躺在床上,都會聽到老鼠在油布上來回竄動的聲音。記得有一年晚上刮狂風,下暴雨,宿舍嚴重積水,窗也被刮破了幾個,屋頂的瓦飛了一片,就連學校大門兩旁的圍牆都被風雨掀垮了。那一晚,我們所有住宿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把被子抱進了教室,在老師手中微弱的手電筒的光亮下,我們把課桌椅一張張拚好,男女學生分別擠在一間教室嚷了一晚,哭了一晚。時隔多年,那情景至今令我記憶猶新。

雖然我的家鄉比較偏遠,當年比較落後,但那裏是我的根源。盡管我的小學和初中學校條件艱苦,但它們是我的搖籃。當我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走進高中,走進大學,我依然眷戀著。一晃已過去好多年了,我曾今就讀的初中校園早已在我升入高中的第二年廢棄了,從那時,那一大片山村的小學畢業生便要遠去鎮上讀初中。那所小學,如今已是人少樓空,曾經我讀五六年級時,每個年級三個班,每班四十餘人,如今全校隻有六個班,每班二十來人。當年在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的捐款下拔地而起的教學樓——逸夫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喧嘩。當我再次回味《麥積山的呼喚》的時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往日的點點滴滴,想起了餘暉下那漸漸空去的逸夫樓。雖然家鄉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廣的水泥路直逼鄉村的山山腳腳,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然而每次回家看見那座逸夫樓,我的心便開始顫栗。鄉間的這座逸夫樓,我似乎可以預見它的命運。如今在它的懷抱中,學生僅一百來人,教師更是屈指可數,而體音美均沒有專職教師。看著那些孩子,我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心再一次觸動。

又一次想起《麥積山的呼喚》,我再次有了些許衝動——去支教。這衝動來得並非莫名其妙,毫無緣由。然而衝動過後便是良久的無言與沉思,正如影片中的男主角所說,一切需要經濟做支持。是啊,在這個越來越現實,世俗觀念越來越強烈的社會,我們的理想也隨之越來越遙不可及,高飛的翅膀越來越脆弱無力。淚再一次不經意地敲打在鍵盤上,這是因誰而流?為何而落?

這篇關於何事夜半空落淚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優美散文
相關的標簽:學校 老師 小學 母親 當年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