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漓江

Jan06

希望這篇有關於絕妙漓江的文章,能讓您有所收獲

桂林——漓江,是個能包容我的地方。她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條漁船,每一次江水的靈動,都深深地映在了我的心上。

我是一年暑假跟隨老爸去桂林遊玩的。關於漓江,山和水,是不得分開的。還記得,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桂林泛秋圖”嗎?

漓江的河畔上就是很多人熟知的象鼻山。它的形體如一隻正在飲水的大象,正緩緩地飲著江畔的河水。當你親眼麵對著自然的時候,你那豐富的想象力不知何時全都泉湧了出來。明代孔鏞《象鼻山》詩雲:“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繞奇骨,白日想看不厭多。”而此時,照片上,一個小人,一座大山,一條江流。

漓江的行程足足需要將近3個小時。我們需要隨船遊覽漓江。漓江是一段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裏的岩溶山水。我站在二樓的看台上,閉上眼,嗅著充滿甜香味的空氣,不需言說什麽。兩邊奇峰羅列,腳下邊河水潺潺。你說,漓江是凝重的嗎?不,她有江水的靈動。你說,漓江是柔軟的嗎?不,她還有山的厚實。流動的江水賦予凝重的山以動態、靈性和生命。或許,並不是那江水在流,而是那群山在動呢。在山水之間,漓江就像是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之間。江岸的堤壩上有終年碧綠的鳳尾竹,小小的竹葉仿佛已然無法承受這濃重的綠色,濃濃的綠,就像要滴入江中,隨江流遠去,尋找棲息之處。偶爾看見竹林裏一顆長相奇特的樹,倔強地挺立,微風習過,擺動起來的樹葉,似乎在低頭害著羞。山上片片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若少女身上的衣衫,輕快,且又明亮。看到深處,江畔兩旁竟會出現幾座人家。我在想,這或許就真的是陶潛筆下的世外桃源。曾經有人問過我,陶潛的歸隱是對簡單生活的向往還是對現實的逃避。那時我很肯定地回答,是對現實的逃避。然而當我真的走進這樣的“世外桃源”,耳邊回想著清脆的山歌,看著漁人載著收獲的漁網,感受著慢下來的節奏,或許,山裏的人家,在乎的就是個“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吧。這樣的生活,還能該說成是對現實的逃避嗎?

晴日裏的漓江,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遠處的漁船,竟真的有“船在青山頂上行”之狀。偶爾導遊來了興致,吆上幾句山歌,響徹雲天。船上的遊客互相調侃,“來,你也飆上一句!” 逗得大家都樂了。連青山都笑得顫彎了腰。

絕妙漓江,包容了來自四麵八方的遊客,也讓陌生變成了熟悉。

唐代韓愈就漓江雲:“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百裏漓江,也是百裏畫廊。漓江兩邊的山峰,形態各異,並且各自承載著不一樣的神話,群山猶如一幅雄偉瑰麗的百裏江日長卷。對於我,最觸動我的是那幅“九馬畫山”。那是在我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的壯美。當時我正和爸爸在桅杆邊聊天,擺著各種的造型拍照留戀。輕鬆的氣氛下聽得導遊的一聲:“下麵我們將會看到九馬畫山。”旅船隨著彎曲的江流自在地轉了一個彎,我完全沒有預知,在我的麵前,竟會出現這樣的奇觀。在我的麵前,五峰連屬,臨江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斑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九匹駿馬,或立或臥,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雲天。果然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如今想來,這九匹駿馬,對於斯皮爾伯格的《戰馬》電影裏的英國純種馬,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除了“九馬畫山”,漓江兩岸,還有著“望夫仙石”、“冠岩”、“繡山”“七仙下凡”、“父子岩”等等,聞名遐邇。

不知什麽原因,我從骨子裏對廣西這樣一個地方充滿好感。對於漓江,我曾有過很大的歸屬感。我總想象,在漓江的水上大叫一聲,無論快樂,無論憤怒,無論悲傷。我相信,凝重的山巒會包容我的呐喊,靈動的河流會帶走我的憂傷。漓江於我,有著巨大的包容力量。

這篇關於絕妙漓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優美散文
相關的標簽:包容 江水 絕妙 現實 出現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