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從容

Jan06

希望這篇有關於花自從容的文章,能讓您有所收獲

一杯清茶,佛家悟的是禪;道家養的是氣;儒家釋的是禮;墨家會的是和。誠茶即心,心即茶矣。於紅塵萬物,不同的心態有不同的詮釋。俗子無法以兼愛之心來洞悉輪回造化,謹以窺竊之意來感悟世物的從容。

我不愛山,以為山過於沉重如暮年,日子便是乏味;我也不愛水,以為水甚於輕浮似浪子,光景於是飄浮;我獨愛花,花自從容。當花香悄悄從我頭上掠過時,我迷上了花,迷上她的盎然。花開的從容,沒有絲毫的紛爭,沒有絲毫的嫉恨,每一朵花都在含蓄待放,盡可能把自己最美的姿態招展。我獨愛花,花自從容。

我一直在賞花,賞花帶給我的從容。

要數早春之從容者,早春牡丹也。牡丹者,花開如“十三豆蔻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形雖妖豔,其內實為從容。我曾在早春於牡丹香徑中閑心漫步,慢慢洞悉著其中玄機。花瓣略開幾點,漏出幾點紅意,宛如待嫁閨中,欲為春意添幾點色彩,又欲張欲收,含羞答答。含苞待放間,體悟到的是牡丹的從容。俗子隻會欣賞牡丹盎然時的繁盛,然不知牡丹為早春添色時無意與百花爭豔的心意,牡丹隻想綻放,隻想開自己的花,在紅塵間印下自己最美的瞬間。因此,賞花須先懂花,隻有懂得牡丹的一份從容,才能在香徑間感悟到禪機,那便是從容。人生路途中,何不懷著一種牡丹的從容,任俗塵揮灑,走自己路呢?竊以為有從容之心,開屬於自己的花,不與群芳鬥豔,即使路途偏頗,也會釋然罷。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徑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芙蓉令人癡醉,但現在賞荷花必須到郊外去,那裏的荷花是在自然狀態下成長的,而在公園裏賞荷,無論是意境還是芙蓉的從容,都在人為的作用下變味兒了。想想郊外小溪裏小荷才露尖角時,那早立在荷尖性急的蜻蜓,那淡定的荷花,明顯的對比落差,花的從容更不是有意思?正值炎炎夏日,芙蓉猶如出浴美人,豔而不妖,清純致極。藏匿在重重碧葉,剝開一層層幼嫩花瓣,或白或粉,沐浴於南風,稍漏頭角,不急於綻露姿態,欲露欲藏,是從容。

若談及從容,暮秋的菊為其一。秋風掃落葉之際,百花皆殘,唯獨菊花依然爛漫。菊送走春夏,不為與群芳爭寵,隻為在暮秋與東晉陶潛把酒黃昏。脫開煩事的纏繞,從容地在東籬流出淡淡菊香,隨秋風流芳紅塵。刹那芳華,數月從容,菊從容,人從容,與菊花對話,懷幾縷從容的氣息,陶潛悟得真知,陶潛吟唱道,“事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誠然,俗塵相違,為何朝暮心惶惶?菊中從容之意,我想是隱者之意韻吧。

然而我想不提及冬梅,因為梅花過於傲骨,從容在梅花的枝節間逐漸變得高傲不可接近。對於梅花,我更尊重的是竹子。

眾花之中,以竹子的從容為之最。竹子一生很少開花,然而竹子一旦開花後便會死去。竹子以生命最美的瞬間來麵對死亡,此等從容,何花堪比?倘若竹子有感情,在生命落塵的最後一刻,我想竹子必定會從容地微笑。因為從容,竹子一生隻可開一次花;因為從容,竹子開的花異常靡麗。其實世人遇上難以接受的煩事時,也應該懷著竹子般從容該留的自然會留下,該去的就隨它去,那麽煩事就不再是煩事,人就能灑脫得如“蘇子”。

花自從容,一切皆由心境而生,皆由心境而滅。宛如清茶,佛道儒墨皆不同,或禪,或氣,或禮,或和。隻有懷著從容的心境去賞花,會其意蘊,才能懂花,洞悉輪回造化,以窺竊之意來感悟世物的從容。

這篇關於花自從容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優美散文
相關的標簽:竹子 牡丹 懷著 洞悉 花自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