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故鄉

Jan06

雨中的故鄉,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雨中的故鄉這篇有關於雨中的故鄉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雨中的故鄉

適逢暑期,寄居故鄉,讀書寫作,生活蠻愜意的。最近幾天,雨水不斷。幾乎是三天兩場雨,下得人心裏有時悶得慌。出去走走,看看故鄉的雨景。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下著雨也得外出,我就是這麽一種倔強脾氣。撐開雨傘,推開街門,隨意走走,心之所向,便是我之所至。

不妨去百年老屋看看,從新居往北走約二百米,便是我的故居。來到故居門前,嗬,那亭亭玉立的楠瓜葉上,綴滿了水珠。瓜葉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著,閃爍出晶瑩的光芒。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攤開瓜葉,很快露出個個橘紅色的楠瓜,圓圓的形狀、美麗的花紋,霎時惹人喜愛。這片楠瓜,是我不經意種植的,沒有付出多大的辛勞,竟然長勢如此之好,的確令我歡欣。推開故居的街門,站在院內中央,環顧四周,那棵粗壯的石榴樹,已是碩果累累;那片栽植的小蔥,已是碧綠無限、鮮嫩欲滴;那塊方形的作物地帶,花生枝繁葉茂,正在做著秋天的夢呢!我們雖然搬離老屋已有多年,但草木含情,那蘊含的鬱鬱生機,不是正彰顯著老屋的靈性嗎?透過窗戶,看看老屋內室,不透風,不漏雨,老屋安然無恙於風雨中。我懷著一種欣慰的心情,來看看老屋,老屋畢竟是我生命的根。

走出老屋,我下意識地朝向故鄉的中央街道走去。因為這裏有一棵千年古槐,屬於故鄉的勝景之一。傳說,當年唐太宗征戰時,路經此處,還在這棵古槐上栓過馬呢!我一手舉著傘,一手撫摸著它的樹幹,粗大無比,須兩人合抱才成。槐樹的枝頭婆娑多姿,屈曲盤旋的虯枝直竄向天空,抑或伸向遠方,須仰視才見。我退後數十米,欣賞它的整體外觀,茂密的枝葉,伴隨著朦朧的細雨,氤氳著一種神秘的氣息,仿佛曆史的蹤跡穿越時空的煙雲,出現在身邊。我驚歎於它的挺拔與巍然,我景仰於它的底蘊與內涵!故鄉,實際上就是一部文化的史書。

雨還在纏綿地下著,我的心緒還在不停地翻騰。在故鄉,蘆葦蕩也很有名,不妨去蘆葦蕩看看。記憶中的蘆葦蕩,原在故鄉的東南方,那裏曾是一個偌大的水庫。每到盛夏時,茂密的蘆葦,叢綠一片,是各種水鳥、水鴨棲居的好地方。蘆葦下麵有很厚的淤泥,是泥鰍們的天然池塘。水有齊腰深,水裏自然生長著各種魚類,是故鄉百姓的一種重要資源。蘆葦蕩究竟有多少年的曆史,誰也說不清。據父親生前說,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曾有一支八路軍隊伍掩住在這裏,燃起了故鄉抗日的烽火。可愛的蘆葦蕩啊,你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功勞!鬥轉星移,景隨時遷。記憶中的蘆葦蕩,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年代,變成了一片良田,從此退出了它的曆史舞台。但故鄉的蘆葦,根未斷,種還在。它的根伸呀伸,它的種子飄呀飄,數年之後,終於在故鄉的小河裏,形成了一個新的蘆葦蕩……一陣涼風襲來,雨傘抖動了一下,細密的雨星飛濺到我的臉上,溫潤舒適。我走出記憶,定睛一看,已經來到故鄉的小河邊。這新的蘆葦蕩,位於故鄉東邊大橋的南端,屬於小河的中遊地帶,東西兩側被參天的白楊或垂柳擁抱著,像是一個天然的蘆葦公園。現在,這新的蘆葦蕩,也已經初具規模。雨中的蘆葦,格外清新叢綠,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著多彩的身姿,像是彈奏一支美妙的舞曲。蘆葦下麵,是淙淙溪流,偶爾會有小蝦、小魚兒們在穿梭,為蘆葦蕩增添了一種莫名的神韻。在朦朧的細雨中,我出神地端詳著一株株蘆葦,一種雅興湧上心頭,禁不住流淌出這樣的詩句:“蘆葦花兒開,幸福日子來”,是的,故鄉的百姓們,不正是在這樣的期盼中走向未來嗎?蘆葦蕩,寄托著故鄉祖祖輩輩的夢想!

……

“故鄉”是一個很普通的概念,但許多語言學家、作家都無法加以闡釋淨盡。在我個人編著的“詞典”裏,故鄉啊,你就是雨中的百年老屋,雨中的千年古槐,雨中的蘆葦蕩,雨中百姓家的嫋嫋炊煙……

這篇關於雨中的故鄉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優美散文
相關的標簽:故鄉 雨中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