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林紓的故事

Jan04

林紓,字琴南,號畏廬,別號冷紅生、踐卓翁,福建閩縣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林譯小說”曾極大地影響了當時中國的文學界,他被稱為翻譯外國文學的權威與大師。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林紓竟一句外語都不懂。

林紓因父親早死,靠募母維待生活,早年生活很貧困,但讀書很刻苦,尤其對古典文學下了不少功夫。到他二十歲時,已博覽群書,有數千卷之多,奠定了深厚的文學根基與學問基礎。1882 年他中了舉人後,便放棄科舉之學,專心致力於古文研究。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林紓萌發了翻譯外國小說的念頭。他有一位朋友王壽昌,曾留學法國,攜帶了不少法國小說回來。兩人在一塊聊天時,王壽昌介紹了小仲馬的《茶花女》的故事情節,林紓聽後大為感動,於是兩人協議把其介紹給國人。正好王懂外文,林又有很好的古文學基礎,於是合作開始了。最先翻譯出來的便是《茶花女遺事》,由王口述,林筆寫,每譯至男女苦戀之悲及傷心之處,兩人竟抱頭痛哭,真是聲情並茂了。因此,此書譯本出來,大受歡迎,一時是“傷心一部茶花女,蕩盡支那浪子魂”。一炮打響,林紓名聲大振,轟動了中國文壇。於是,林、王開始了長期合作,先後譯出了《黑奴呼天錄》、《滑鐵盧戰血餘腥錄》、《撤克遜劫後英雄略》、《迦茵小傳》等,均極成功,名重一時。

這樣,林紓走上了翻譯外國文學之路,其“林譯小說”膾炙人口,傳誦一時。他先後與幾位懂外文的留學生們合作,翻譯了歐、美各國的小說,為外國文學傳入中國作出了傑出貢獻。據統計,林紓翻譯了英國小說 99 部、法國小說 33 部、美國小說 20 部、俄國小說 7 部、瑞士小說 2 部,還有西班牙、挪威、希臘、日本小說各 1 部,其他不知國名者 5 部,共計 170 餘部、279 冊,其作品眾多,令人敬佩。

但是因為林紓不懂外文,所以在翻譯的小說中便不免有些脫離原意、不盡符實之處,比如他在《茶花女遺事》中便采用中國古典小說的筆調來描寫,說亞芒憤恨離去為“拂袖而去”,讀者寫信責問他:“西裝袖子如何拂得?” 又如,他描寫茶花女燈下讀小說為“挑燈夜讀”,讀者也表示異議:“茶花女香閨那裏來的油燈?”他均無法作答。

(責任編輯:admin) 這篇關於翻譯家林紓的故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故事
相關的標簽:故事 翻譯 小說 林紓 外文 於是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