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R在ERP項目中的應用

Jan05
  BPR既不是企業解決管理問題的靈丹妙藥,也不是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的無用工具,隻有充分理解好ERP與BPR的關係,認清BPR理論的深刻內涵,同時對企業實際現狀有比較客觀深入的分析和認識,BPR才能真正在ERP項目的實施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整個ERP項目增光出彩。

  業務流程重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最初於1990年由美國的MichaelHammer提出,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首次引入中國學術界,而後隨著我國ERP應用熱潮的興起而逐漸被國內企業所熟悉。

  BPR理論出現伊始,即在歐美國家裏掀起了一股企業重組再造的熱潮,很多大型企業紛紛實施BPR,並將其看成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塑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BPR實施低成功率的殘酷現實,使人們不得不對BPR這一理論的應用進行重新認識與思考。國外數據顯示,整個90年代僅僅隻有30%左右的BPR項目獲得了成功,而大部分重組項目則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徹底的失敗了。

  國內企業開始BPR實踐的時間雖然落後於國外,但對於BPR的認識與實踐過程同西方國家類似,也經曆了從最初的推崇,而後對教訓進行反思,最終再到理性對待這樣的發展階段。如今再提到BPR這個名詞,人們已經不會象當初那樣,把它當作一個時髦的管理學概念或一種萬能的管理改進方法,盲目地倍加推崇了。取而代之的,是對BPR更為客觀的評價和更為深入的思考,甚至會有這樣的趨勢,我們聽到的負麵批評大於正麵的肯定。

  那麽,我們究竟應當如何認識BPR這一理論方法在ERP項目中的應用呢?ERP項目中實施BPR是否必要,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從BPR的定義說起。據哈默的定義,“BPR就是對企業的業務流程(Process)進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徹底性(Radical)地再設計,從而獲得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麵業績的戲劇性地(Dramatic)改善”。在這個定義中,“根本性”、“徹底性”、“戲劇性”和“流程”是應關注的四個核心內容。 這篇關於BPR在ERP項目中的應用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信息化建設
相關的標簽:應用 項目 BPR 企業 ERP 流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