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讀書技巧,你可能從來不知道

Jan05


市麵上的書種類非常多,內容也良莠不齊。我把書大體上分為兩種:休閑類和學習類。
休閑類,顧名思義主要是為了消遣看的,比如《不生病憑什麽》《求人不如求己》等,當時主要想買了送爸媽看,沒想到我閑著沒事也看了一遍。一些小說也可劃在這類裏麵,如《明朝那些事兒》《鬼吹燈》等。這類書看起來不用講什麽技巧和方法,隨意地看就好。
學習類,是指帶著很強目的性去看的書,一般是對某方麵比較感興趣,有針對性地找一些相關的書籍去看。比如商業管理、市場營銷、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財務、稅法等等。讀這類書往淺了說是希望自己能了解一些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麵,而更深一層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能力,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完善自己的性格,養成良好的習慣。
偉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領導別人。(馮侖語《野蠻生長》)

一、讀書的效果問題


這幅名為《學習金字塔》的圖片很直觀的告訴我們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會得到不同的平均學習保持率(兩周後還能記住多少):
我們說過和做過的事情記得90%;如:實際做事;模擬實際經驗;做一場引人注目的演講;
我們說過的事情記得70%;如做正式的演講;參與討論;當場看到事情完成;
我們聽過和看過的事情記得50%;如觀看示範說明;看展覽示範;看電影;
我們看過的事情記得30%;看圖片;
我們聽過的事情記得20%;聽講;
我們讀過的事情記得10%;閱讀;

“學習金字塔”表明,閱讀和聽講是效率最低的兩種學習方式。(題外話:美國人1969年就明白的道理,反觀我們的教育今天還在以這兩種教學方法為主,真是可悲啊)

所以,除了金庸武俠小說中黃蓉她媽等個別能過目不忘的特異人士外,大部分人通過讀書來學習的效果其實是非常低的。2周後隻剩下10%,時間再長點估計書的內容都忘了,隻記得書名了。我就有過這個親身體驗,一本2年前看過的書一點內容都不記得了。不信,想想大學裏學的內容,有多少還記得?大部分連書名都忘了!

二、讀書的優點
但效率低並不是不可取,並不是說就不讀書了。因為讀書相比其他的學習方法(從實戰中學習(Say and do, See)、貴人指點(Hear、See))還是有它的優點的:
1、 老師好找;市麵上的書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幾乎涵蓋所有方麵。現在隻要是個角色都想出書,甭管自己有幾斤幾兩。三人行必有我師嘛,書再爛,總能學到點的。況且有些書出自大師之手,確實能提供給我們想要的東西。但是人生中的貴人可不容易碰到。而且有些時候,老師還不想教你:“教會學生餓死師傅啊!”;
2、 時間自由;你想學的時候,就拿起來看,不想學的時候或者沒時間學的時候,就把書合上,找個犄角旮旯一扔。最好放床頭或者書架上,千萬別想看的時候找不到了。
3、 門檻低;從實戰中學習是效率最高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那樣的好機遇,老板也不會發慈悲讓我們去嚐試,從失敗中學習。而讀書就簡單了,花上十幾二十幾塊錢就可以了解別人的經驗教訓了。雖然體會沒有人家深,但總是有點收獲的。而且如果自己有了意識,就會有主動地找機會實踐,時候多了一樣有收獲。

三、讀書的技巧
從前麵的學習金子塔我們知道,讀書的效果很低,如何提高呢?我自己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常複習,多看幾遍便記得牢。如同背英語單詞一樣,反複的複習。第二種就是用更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前麵不是說了嗎:do/say/see效果更好,那就用這樣的方法,例如,看完書後和大家交流(say)按照書中的做(do)等等。下麵我就講一下這些方法。這些方法最好能都用起來,因為他們之間也有一定的邏輯關係。

1)關注書的邏輯結構
我們讀一本書,不但要關注他的內容,同時還要了解它的邏輯結構。這樣做一方麵可以加深對書所討論問題的理解,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想法。另外,也可以通過讀書鍛煉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中國的教育缺少這方麵的鍛煉,隻好自己學習了)例如:馮侖的《野蠻生長》開篇第一章的名字是<原罪>,當時看目錄的時候非常不解,等看了幾張後,漸漸就明白了作者把它放第一章的原因,因為類似馮侖這些80、90年代利用社會變革和灰色手段挖到第一桶金的人,如果不把這個說清楚,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就會被定義為用不法手段取得的,他的話就不能算正確的了,出書就更不可能了。原來這一章是本書的基礎。
如果有時間,可以學習一下思維導圖,看完一本書,用MindMapper或者其他類似的軟件把書的思維導圖劃出來,那這本書你就可以說完全讀透了。這種方法既學習了內容,又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真是一舉兩得,一般這麽做後,書的內容很長時間都不會忘記。這相當於我們read後,去say and do,效果自然要比單純的read好很多。另外,對於後麵的兩個技巧,“討論”和“寫讀後感”也會有幫助。


2)做標記
大部分人看書,喜歡保持書的幹淨,基本不在上麵做標記。我想說的是,看休閑消遣類的書這樣沒問題,但是看學習類的就不能用這樣的方法了。原因同樣在於前麵說過的效益問題。我看書時身邊會準備兩根筆,一根粗熒光筆,一根藍色圓珠筆。熒光筆用來劃書中經典的句子,段落,標記重點。藍色圓珠筆用來記錄自己的心得、感悟、靈感等。例如,看到一段論述人們生活習慣變化的段落,我會用熒光筆標注重點,然後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想法,或者在其他書中看到的相同或相反的觀點,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這本書的做一下對比,或者靈光閃現的創業的點子都會記下來。這麽做可以讓你漸漸梳理出本書的主線,方便抓住邏輯結構,另外對後來的複習有很大幫助。
讀一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發揮它的最大價值,而不能因為保持書的幹淨漂亮就忽略了讀書的目的,本末倒置。 (如果書是借的,最好別這樣做,尤其是圖書館的書,這樣做其他人看時會很不方便,也不道德。)
所以我一般不愛在電腦上看書,一方麵是累眼睛(上大學都不帶眼鏡的我,這兩年用高分屏的筆記本,結果卻看東西越來越不清楚,隻好配眼鏡了。),另一方麵是無法做標記,不方便。

3)常複習
做標記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方便複習。從學習金字塔中我們知道Read的學習效率是非常低的,要想克服它,一種方法就是不斷地重複閱讀,加深記憶。做好標記後,複習時就非常快了,就像上大學時考前老師給劃的重點。複習時不用全書都讀,隻快速瀏覽標記的內容,一般半個小時就能重看一本書。次數多了後期可能更快,甚至10-15分鍾就夠了,書越讀越薄就是這個道理。

4)多討論
和別人討論或者把書的內容講個別人(Say)也是非常好的技巧。要想講給別人,需要我們自己先能吃透記住內容,並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講出來,否則內容不熟、邏輯結構不合理,別人聽的效率就會很低,甚至會聽不懂。這種對原內容進行再加工的能力,可以顯著提高我們的邏輯思考和表達能力。《逆向法學英語》中就用到這個技巧。相信如果能很好的講給別人,自己也會記得很牢。再進一步,如果朋友有人讀過同一本書,互相交流一下,效果也會很好,我有時會主動推薦自己覺得不錯的書給朋友,看完後大家一起交流。既可以加深內容的分析理解,又能了解到別人對問題的看法,一舉兩得。


5)寫讀後感
相比較前麵幾個這是最難的一個。我不太建議看完一本書後馬上寫讀後感,除非你思如泉湧,不寫出來不足以發泄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讀後感一般建議在上麵幾個技巧都完成後再寫。因為通過反複的閱讀、討論交流和對邏輯結構的把握,對問題的理解會更深。另外,對於像我這樣語文從小就沒學好的人來說,寫一篇讀後感難度要超過跑一個馬拉鬆,需要仔細的醞釀和反複的修改。讀後感關鍵是要能理解後結合自己來寫,這樣才能讓學到的,真正變成自己的。
這裏寫這篇文章的另一個目的也是用更高的學習方法(say)幫助自己理清思路,加深學習效果。

當然讀書的技巧還有很多,以上是我自己覺得比較好的方法。而且除了第5點,其他的都很簡單,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但方法歸方法,關鍵的是實要能實際做起來(do),紙上得來終覺淺,知易行難,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另外,別忘了推薦幾本你讀過的比較好的書給我,要是附上讀後感交流一下就更好了。

最後,用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一書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不管選擇什麽樣的人生,在新世界懶於求知的人將沒有生存空間。”
這篇關於這些讀書技巧,你可能從來不知道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讀書 這些讀書技巧 你可能從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