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誌與意誌品質的自我評定

Feb19
  前些年暑假期間曾經舉辦過“苦行“夏令營,使久居都市的獨生子女長了見識,培養了吃苦精神,鍛煉了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但是一回到家裏,在父母長輩的關愛嗬護下一切又是老樣子。人們驚呼“孩子們的素質太差“。

  與此相反,國外的家庭教育非常注意讓孩子們從小要接受“磨難“教育培養獨立精神。如德國一兩歲的孩子自己坐在椅子上吃飯,不同年齡的孩子必須承擔一定的“勞務“,如要求14歲到16歲的青少年擦洗汽車,給花園鬆土。家長有意為孩子創造生活的“逆境“,培養他們的勞動習慣,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精神。換句話說從小就培養他們有良好的意誌品質,麵對磨難與挫折而不餒、不嬌。

  意誌是自覺地確定目的,克服內外部困難與行動相聯係的心理過程。

  意誌的特征表現在三個方麵:

  1.自覺目的性:

  人的行為總是出於某種目的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許多著名的學者、科學家為一個崇高理想耗盡他的畢生精力,戰勝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終於做出了偉大的業績。李時珍用了27年寫成了195萬字的《本草綱目》;居裏夫人忍受著失去親人的悲痛終於完成了他們夫婦共同的事業,發現了鐳。

  2.意誌與戰勝內外部困難相聯係。

  在意誌行動中,人們為了實現確定的目的,總是要和外部困難(如阻力、缺乏必要的條件)和內心的障礙(如自信心不足、內心矛盾)進行鬥爭,否則就難以實現,意誌品質恰恰是在和困難作鬥爭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3.沒有隨意動作,就難以實現人的意誌行動。

  隨意動作是在後天生活實踐中掌握了許許多多的熟練的動作,如使用工具,操作機器的基本動作。如果支配和調節一係列的動作都成問題,解決困難,實現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話。

  意誌努力 這篇關於意誌與意誌品質的自我評定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意誌 品質 困難 培養 動作 孩子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