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開啟財富之門的柴

Jan05

一捆開啟財富之門的柴,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一捆開啟財富之門的柴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改革開放之初,我仍土裏刨食,在貧困線上掙紮。那時,我已成家立業,有了三個孩子,生活捉襟見肘,異常拮據。

  1983年3月的一天,我忙完田裏活計,到山上拾了一捆柴,背在肩上往家走。正在這時,有兩個城裏模樣的人喊住我:“喂,同誌,能不能讓我們看看你肩上的柴禾?”我聽完心裏直樂,這些大城市的人,大驚小怪的,這柴禾又有什麽好看的?隻見他們打開柴來,左挑右選,如獲至寶選中20多株名叫雀梅的帶根的小灌木,然後對我說:“給你5元錢,賣給我們吧!”

聞聽此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這爛柴都能賣錢?我一邊接錢,一邊不解地問:“你們要這東西幹啥?”其中一位說道:“我們是上海來的,專門收購雀梅,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上山挖,我們定期來收購。”說完,兩個人揚長而去。

  我樂顛顛跑回家,將這天方夜譚般的奇事,告訴妻子,剛開始妻子不信,她說:“別騙我了,哪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可當我從衣袋裏掏出那張嶄新的5元人民幣時,妻子頓時目瞪口呆。

  從此,我便開始進山挖“寶”,每天都往家背柴禾,村民們見了直納悶,說我怎麽跟柴禾較上勁了,都以為我神經出了毛病。我也就順水推舟不做聲張,我知道,天機不可泄露,一旦讓別人知道底細,我的發財夢就破滅了。

  那兩個上海人還算守信用,隔三岔五就來進貨,這樣,我的錢袋漸漸地鼓了,腰杆也硬朗起來,說話也有了底氣,嚐到了甜頭,我更加幹勁衝天了。

  然而,好景不長,我院裏的雀梅已堆積如山了,左等右等,那兩個上海人卻不見了蹤影。我急得徹夜難眠,再這樣無望地等下去,這些辛辛苦苦挖回來的雀梅,恐怕真得當柴燒了,為此我一籌莫展。

  第一次掙了2萬元

  這樣,大約過了一個月的光景,我看沒戲了,常常瞧著滿院的雀梅發呆。忽然,我腦海中掠過一絲疑問:他們要雀梅究竟做什麽?我連忙去問了一個養花大戶,他聽了我的介紹後說:“很有可能用雀梅做盆景。”

  據朋友介紹,我賣給上海人的那些雀梅,一旦栽種成活,再經過精心造型後立馬身價百倍,一些名貴盆景甚至可賣到十幾萬元的天價。我一聽半天沒回過神來,沒想到這漫山遍野的雀梅卻有如此高的含金量,與上海兩名盆景“大腕”相比,我所獲得的報酬真乃九牛一毛。我想別人能做盆景賺大錢,自己為何不能?我也不比別人笨,於是,我終於覓到了能改變命運的商機:做盆景。

  我總結了失敗的原因:一是相關知識少,腦子裏一窮二白;二是沒有行家指點,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會嗆水。於是,我到新華書店買回了大量製作盆景的書籍,每天沉醉其中,挑燈夜讀。通過讀書,使我眼界大開,初步掌握盆景的製作方法。那段時間,由於埋頭做盆景,忽略了田裏農活,妻子對此頗有微詞,她說:“一天到晚不務正業,田地都荒了,盆景能當飯吃啊!”我說:“盆景就是搖錢樹,等我把製作技術學成,我就再也不土裏刨食了!”這時,村民們也都知道我“不務正業”,說啥的都有,但無論別人怎麽說,我有自己的主見,我認準的道兒,即使撞了南牆也決不回頭。

  我的心思全撲在盆景上,白天琢磨它,夜裏夢見它,每天形同“花癡”。放下書本,開始動手實踐,真應了那句話:櫻桃好吃樹難栽,做了十幾盆怎麽也不像,於是從頭再來,重新開始。

  那段時間,我成為那位養花哥們家的常客,他是個性情古怪之人,我幾次欲拜他為師,他言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死活不肯泄露半點機密。為了從他嘴裏摳出製作“竅門”,我可沒少花費心思。有書本介紹,再加上行家“指點”,我漸漸悟出了製作盆景的門道。

  有一天,我家來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開口便問其中一盆“祖國頌”的盆景多少錢,我知道時機到了,開出價格2萬元,那位老者沒有討價還價,就爽快地掏錢買走了那盆我精心蒔養一年多的盆景。

  首戰告捷,一盆盆景掙了2萬元!簡直不可思議。我欣喜若狂,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我算了一筆賬,一盆賣2萬,10盆就是20萬,一年製作100盆就是200萬元,這對半輩子土裏刨食的我來說,簡直天方夜譚不可想像。後來,事實證明,我這一行算選對了,這條致富路真的越走越寬廣,那個虛無縹緲的發財夢終於夢想成真。

  山上遇貴人

  後來,我走出去,積極開拓市場。我認為自己製作的盆景別具匠心,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然而,當我帶著我的“作品”來到杭州花鳥市場,與那些巧奪天工的精品盆景相比,我的東西不禁黯然失色,相形見絀。我也知道了什麽叫藝無止境。於是,我將打造精品盆景作為我今後的主攻方向。我馬不停蹄穿梭於杭州、上海、蘇州各大花卉盆景市場,研究特色,汲取營養。

  有一次,我從蘇州“盆友”的口中得知安徽貴池的山上有多種古色古香的盆景樹樁,我便隻身趕往那裏。不料晚上坐火車時,由於體乏覺酣,衣袋裏的2000元錢不翼而飛遭遇小偷了。出門在外,身無分文,寸步難行。車到貴池站,正是夜間,天上正下著冷雨,不久便淋濕了我的衣服,那時正是秋末冬初,寒風刺骨,凍得我直哆嗦,肚子又餓得咕咕直叫,想去住店,怎奈分文全無,我隻好在候車室凍上一夜。

  我想,不管有多難,既然來了,決不能空手而歸。在這人地兩生的地方,舉目無親,求借無門,我隻有咬緊牙關一步步向山的方向走去。就這樣走了大半天,才來到山腳下,此時我已經累得氣喘如牛,虛汗淋漓,一攤泥似的坐在地上。

  這時,有個農民模樣看上去四十開外的中年男人站在我麵前,聽了我的遭遇非常同情:“如果你相信我的話,跟我走,先填飽肚子再說!”吃飽喝足,精神也來了,說話也有了底氣,知道他叫李貴才。就這樣在他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他又帶我上山挖樹樁,這山真是座寶山,什麽樣的樹都有,我采了一些三角楓、羅漢鬆、含笑、杜仲、女貞及香樟,我一個人扛不動,他就幫我往山下扛。第三天,我想打道回府,然而,沒錢有家難回,李貴才看透了我的心思,就出去借了200元錢,給我當路費,我十分感激握緊他的雙手,說不久我會重返貴池還錢。

  曆盡磨難,我終於將這批樹樁從遙遠的安徽帶回了富陽老家。這次安徽之行可謂千辛萬苦,但後來,便苦盡甘來,我將這批樹樁製成了精品盆景,投入市場,一銷而光,一下子便賺了50多萬元。我知道這錢來之不易,若沒有李貴才熱情相助,生死都未卜,還談何賺錢?因此,我念念不忘他在危難之際救助之恩。不久,我便重返貴池,除了還他200元路費外,我還無償送給他5000元,並手把手教他製作盆景技術,我想給他再多的錢,總有一天要花盡用完,不如教他生存技巧,這樣會使他受用終身。如今李貴才已經成為當地製作盆景的能工巧匠。

  化腐朽為神奇

  有一次,我去江西黃山附近山上“選材”,結果在山上與毒蛇狹路相逢,我知道在這人跡罕見的山上,一旦被它咬傷,後果不堪設想。那條毒蛇,距我大約2米遠,不時地吐著舌信與我對峙,我膽戰心驚嚇得手腳冰涼,我知道自己是跑不過草上飛的,但必須鎮靜設法脫身。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它“忽”地立起來,猛地向我發起進攻,我本能地向後閃身一躲,嘴裏高喊:“救命呀!”在這危機關頭,不知從哪裏跳出一個人,揮舞竹棒向蛇打去,棒帶風聲,蛇嚇得落荒而逃。那個打蛇人將我扶起,問我來此山做什麽,我就把來的目的跟他講了,沒想到他一把奪過我裝樹樁的袋子,勃然大怒:“你這是毀壞山林,如果都像你這樣上山挖樹樁,那整個山不就挖禿了嗎?”原來,他是個護林員,我被罰了500元錢。

  通過這件事,我也進行了反思,這樣損人利己賺錢會使我內心有愧,良心難安。於是,我果斷開發第二“戰場”根雕,我之所以選擇根雕,雖然它沒有盆景利潤大,但它一般取材枯樹老根,不對森林構成破壞,並且它極容易弄到,隻要經過一番處理雕琢,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通過製作盆景和根雕,我擺脫了貧困,成為遠近聞名的“江南盆景根雕王”,回想這些年的經曆,這一切真的來之不易。

《一捆開啟財富之門的柴》 這篇關於一捆開啟財富之門的柴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一捆開啟財富之門的柴 繽紛校園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