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公開超人秘訣

Jan05

李嘉誠公開“超人”秘訣,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李嘉誠公開“超人”秘訣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港人喜歡把李嘉誠稱為“超人”,他統領的“和黃”集團去年被美國《財富》雜誌封為“全球最賺錢公司”,而美國《商業周刊》今年則把李嘉誠譽為“全球最佳企業家”。李嘉誠的成功秘訣,無疑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上周五,李嘉誠位於長江大廈70樓的辦公室來了一幫特殊的客人----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生。李嘉誠和他們長談了1個半小時,從為人處事到家庭生活,從管理作風到領導才能,有問必答、言無不盡地公開了他的成功秘訣。

  超人與凡人:每天工作16個小時

  有學生問,要成為領袖,必須要有眼光、有理想、勤奮和有奮鬥精神。除此之外,怎樣才能做得比別人好?

  李嘉誠回答說:“要成為領袖,你提到的基本素質一定要有。要清楚,無論從事什麽行業,都要比競爭對手做好一點。就像奧運賽跑一樣,隻要快1/10秒就會贏。”他以自己的經曆為例,接著說:“我年輕打工時,一般人每天工作8到9個小時,而我每天工作16小時。除了對公司有好處外,我個人得益更大,這樣就可以比別人贏少許。麵對香港今天如此激烈的競爭,這更加重要。隻要肯努力一點,就可以贏多一點。”

  李嘉誠說,他沒滿20歲就要擔負家庭,“一心想向上,每到晚上便想著明天的事情。”他提到,在40年代,他“年紀很小就出來工作,17歲時做一個批發商的營業員”,“18歲做經理,19歲為總經理,22歲創業”。他鼓勵在座的學生:“隻要自身條件優越,有充足準備,在今天的知識型社會裏,年輕人更容易突圍而出,創造自己的事業。”

  老板與下屬:大企業必須靠組織

  李嘉誠如何領導下屬,如何與下屬相處,是許多學生關心的問題。李嘉誠從幾個方麵作了回答。

  首先,他提出好員工的標準。李嘉誠坦率地說:“在我公司服務多年的行政人員,有的已工作了很多年,有些更長達30年,什麽國籍都有。無論是什麽國籍,隻要在工作上有表現,對公司忠誠,有歸屬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考驗,就能成為公司的核心成員。”他強調指出:“忠誠猶如大廈的支柱,尤其是高級行政人員。”他還補充說:“在我兩個兒子加入公司前,我的公司內並沒有聘用親屬。我認為,親信並不等於親人。”

  第二,他強調好的企業一定要有好的組織。他深有感觸地說:“機構大必須依靠組織。在二三十人的企業,領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當規模擴大到幾百人,領袖還是要參與工作,但不一定是要走在前麵的第一人。再大便要靠組織,否則遲早會撞板,這樣的例子很多,100多年的銀行也會一朝崩潰。”

  第三,他的管理模式融合中外,既講科學,又重感情。他認為:“美國科學化的管理有它的優點,可以應付急速的經濟轉變,但沒有人情,業績不太好時進行大規模裁員。我們做不出,因為會令員工沒有安全感,也會導致許多人突然失業。我們揉合兩者的優點,以外國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國人的管理哲學,以保存員工的幹勁和熱誠。我相信可以無往而不利。”

  進取與穩健:船要快更要頂住風浪

  去年8月,在已經拿到德國3G牌照的情況下,李嘉誠突然宣布放棄。他的理由是要保持公司業務穩健發展。有學生當麵向他提出,企業經營中如何處理謹慎與進取的關係。

  李嘉誠首先指出,他是一個“很進取的人”,從他所從事行業之多便可看得到。但是,他強調:“我著重的是在進取中不忘穩健,原因是有不少人把積蓄投資於我們公司,我們要對他們負責任,所以在策略上講求穩健,但並非不進取,相反在進取時我們要考慮到風險和公司的承擔。”他透露,他的原則是“在開拓業務方麵,保持現金儲備多於負債,要求收入與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我講求的是於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所麵對的風浪一定要捱得住!”

  李嘉誠做出重大決策時最看重的是數字,最強調的是事前準備。他指出:“每一個決定都經過有關人員的研究,要有數字的支持。我對數字是很留意的,所以數字一定要準確。每次一開會就入正題,沒有多餘的話。”他每次開會前,會接觸和了解有關事務,仔細研究員工們的建議,加上各部門同事各有自己的知識和專長,所以當下屬提出有用的建議時,很快便得到他的接納。他提到一次行政會議,他在兩分鍾內批準了所有同事的建議,“全世界沒有一個行政人員能這麽快取得總裁的批準!”

  李嘉誠不僅要求員工這麽做,自己也身體力行。他說:“我雖然是作最後決策的人,但每次決定前我也做好準備,事先一定聽取很多方麵的意見,當作決定和執行時必定很快。”他特別描述了當年賣“橙”公司(Orange)這個曆史上最大交易的傳奇經過。他說:“我事先不認識對方,也從未見過麵,隻聽過他的名字,那次對方隻有數小時逗留在香港洽談。因為我事先已熟悉蜂窩電話的前途,作好準備,向對方表達清楚,所以很快便可作決定。”

  下屬最怕李嘉誠什麽呢?最怕他問數字。一次,一個在香港知名度很高的同事向李嘉誠匯報數字時,李嘉誠感到有問題。但這個同事堅持自己的判斷,還要和李嘉誠打賭,以高爾夫球棍為賭注。結果,第二天李嘉誠就收到一套新的高爾夫球棍。

  老子與兒子:李澤楷是這樣長大的

  李嘉誠的兩個兒子事業也十分成功。大兒子李澤钜叱吒香港地產界,而小兒子李澤楷則是亞洲新經濟的風雲人物。李嘉誠在教育子女方麵,又有什麽秘訣?

  李嘉誠首先認為,中國那句“富不過三代”的老話日後需要修改了,因為“今天的教育、組織不同,令事業可以繼續。”

  他相信,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下一代的將來影響很大”。他透露,當年他朋友的孩子去外地讀書,買了一輛最新款的敞篷車,但是“我兩個兒子買的隻是兩輛單車(自行車),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行走也十分方便。直到有一天,我在9樓公寓等他們回家吃飯,看到一輛單車冒雨在車群中‘之’字型穿梭,險象環生,看清楚才知道是其中一個兒子,而他到家時已渾身濕透,還背著幾十磅東西。這時,我才叫他們第二天去學車考牌,買一輛堅固的、去年款式的新車。”

  這樣做會不會令孩子以為父母不疼他們?李嘉誠率然回答道:“是否疼愛不是靠金錢或物質去衡量。兒子在外地讀書時,我給他們開了兩個銀行戶口,一個他們絕對不能動用,但已經準備足夠他們完成博士課程的費用。至於使用另一個戶口的金錢,他們必須寫信給我報告,我會在24小時內回複。後來因為他們功課太多,才接受他們要求改用電話說明。這才是有用的疼愛,我個人認為太多的物質反而有害。”

  李嘉誠還風趣地透露,在兒子上大學前,他每個周日都拒絕所有應酬,帶他們到一艘“絕不豪華”的小遊艇去,“好處是跟他們說道理,他們也無處可逃。”

  香港與內地:“我們已走進知識型經濟”

  李嘉誠的企業對香港的經濟影響力很大,學生們自然希望李嘉誠能給香港的競爭力把一把脈。李嘉誠也非常坦然地指出,這是他和所有香港人都關心的問題。

  他率直地說:“麵對今天的競爭,香港人需要拋開昔日自滿的心理。”他認為,香港今天的問題“在於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將來香港的情形會與今天的美國一樣,受教育多、知識水平高又用功的,收入會向上,收入低者則越來越萎縮。這是社會的經濟轉型,我們已走進知識型經濟。”

  解決這一問題,他認為要雙管齊下。“短期輸入一些高教育水平的技術移民對香港至關重要。而長期則要加強教育,提升香港大學生的水平。單是大學學曆已不足夠,希望有碩士、博士程度,才經得起考驗,加上香港人一貫靈活和有拚搏精神的優點,便可與外國的強者競爭。”

  李嘉誠來自潮州,他熱愛家鄉。他對學生們說:“我放了不少心血在家鄉,沒有任何一個生意比汕頭大學更占用我的時間,最初10年我每次到汕大都工作直至淩晨兩三點。”

  李嘉誠更熱愛祖國。他講了個故事:“幾年前,我去汕頭大學開校董會,市領導安排在飯後會見大群記者,被問及‘潮州人以你為榮,你又會否以身為潮州人為榮呢?’回答這個問題不可猶豫,我在兩秒內便回答道:我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就此,李嘉誠延伸說開來:“在我心中,同事中有不同民族,會說潮州話也不會有特別好處。潮州人有其長處,也有其短處。潮州人二戰前多從事米鋪、木材、煤炭、苦力、拉車等工作,近幾十年潮州家庭也著重第二代教育。但是必須記著,身為中國人,事業有成當然應該對家鄉有貢獻,更要有遠大思想,不隻中國,甚至放眼世界。”

  李嘉誠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為了支持祖國的教育事業,李嘉誠傾注大量心血。最近,內蒙古、新疆發生特大雪災,20萬學生失去校園,他獲悉後立即捐款1000萬港元給國家教育部。不僅要在事業上有成就,更要胸懷祖國、胸懷世界,這才是“超人”的真正秘訣。

這篇關於李嘉誠公開超人秘訣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李嘉誠公開“超人”秘訣 繽紛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