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恒汽車上市神話

Jan05

錦恒汽車上市神話,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錦恒汽車上市神話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批經曆了中國國企變革的商人,經曆從國企到民營這20多年,深諳其中奧妙,最後推動一家民企海外上市,他們在破壞舊製度,也在創造一個新規則

  很多人想象汽車業大亨,都有動輒資產數十億以上的大廠,但不要光看他們的車多麽鮮光鋥亮,實際上這些巨子的財報很多令人驚訝:2005年上半年,18家汽車類上市公司總體利潤同比下降43.62%。一汽轎車、上海汽車利潤下降最嚴重,分別是68.6%和66.7%。

  這麽一看,日子過得好的汽車企業真不多,相反,有一些小企業名不見經傳,它們低調運轉,穩穩當當賺取利潤,他們是“淘金熱”中“聰明的牛仔褲銷售商”。

  來自遼寧的錦恒汽車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錦恒汽車,8293.HK)屬於這類隱性的供應商,他有自己的技術,也有8年的企業史,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安全氣囊供應商,也是中國汽車配件商中去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一個。

  隱形冠軍

2004年錦恒汽車完全依靠生產銷售汽車安全氣囊,做了1.823億元的生意,賺取利潤5200萬元,毛利率增至39%,純利率28.8%,比2003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

  這足夠讓所有整車製造商和大型汽車企業眼紅。2005年1-5月,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12.18%,比去年同期下降0.34%,行業減少利潤8.2億元。

  這個上市不到一年的汽車配件商很特別,個人名義的股東多達13個,全部靠做國內汽車企業的生意,不像在另一家內地汽車配件商北泰(2339.HK),八成以上生意全靠國外市場。它隻做一個產品,經營略保守,但相對穩健。

  有數據說中國目前每年需要156萬個安全氣囊,本土化生產不到40萬個,100多萬個需要進口,而錦恒汽車目前年產能隻有10.7萬個,供應市場不到一成。但已經是中國的安全氣囊老大了,他們說要把年產能擴大到20萬個。

  2002年錦恒汽車銷售額9316萬元,利潤792萬元。但2003年,也就是上市前一年,公司營業額突然大翻番,達到1.897億元,純利潤率大約為14.5%,比上一年增加了很多。

  2004年12月初,錦恒汽車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發行9597萬股,其中8100萬股新股,1497萬股舊股,集資淨額8170萬港元。上市不久公布2004年業績,公司營業額達到1.823億元,利潤5200萬元,利潤率達到28.8%,比上一年又增長一倍。

  據知,公司2003年的銷售成本是1.4億,2004年隻有1.1億;2003年交了995萬元的稅,2004年隻交了不到5萬塊錢的稅。這兩筆就是差不多4000萬元的利潤。

  公司解釋說:占據錦恒汽車超過60%的營業收入來自機械式安全氣囊產品,其中的關鍵部件發生器已經國產化,成本大幅降低。2003年底,公司通過一係列運作,已變身外商獨資企業,可以享受所得稅的優惠。

但是,2005年第一、二季度,錦恒汽車營業收入和純利均出現大幅下跌,尤其是純利比2004年同期下跌48.85%、39.3%,也給市場極不穩定的感覺。在財報上體現為2005年上半年的行政開支比去年同期大漲兩倍多。公司解釋說,行政費用增加,減少2005年上半年收益1170萬元。這個解釋十分含糊。

  但是,這些並不重要,我們要說一個8年的故事。企業創始人運籌帷幄能力相當了得,令人刮目相看。

  而另一批投資客,比如趙清潔,從國企到民營的20多年企業經營經曆,最後推動這一家民企赴海外上市。這些經曆了中國國企變革的商人,深諳其中的奧妙,他們在破壞舊製度,也在創造一個新規則。

  另類的評價方式是以財富為表現的,他們在香港資本市場,以8年之癢和沉默的守候,換得一種數字表現的、公開的肯定,我們可以隨時看到他們公開的價值表現,這是他們冒險的結果。

  國退民進

  1997年李鋒、邢戰武、楊棟林、李宏四個人看好汽車市場的潛力,決定離開太原航空,轉行投資汽車配件,他們選擇安全氣囊。1997年1月,錦恒汽車公司在遼寧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最初注冊資本100萬元。太原環通持股70%,錦州電機持股10%,遼寧華興持股10%,錦州電子持股10%。後3家都是國企。太原環通由8位董事共同持有。

  1998年錦恒公司成功為一汽轎車批量供貨紅旗轎車安全氣囊係統,開始商業銷售。同一年,也和東風汽車旗下神龍富康簽署共同開發安全氣囊可行性文件。

  1998年10月6日,錦州電機以10萬元轉讓其擁有的10%股權給錦州萬得,錦州電子業以8萬元轉讓8%錦恒汽車的股權給錦州萬得。次月,一家叫太原大恒的公司收購了太原環通的70%持股權,作價350萬元,這筆轉讓有5倍的投資收益。

  新大股東太原大恒由李宏、邢戰武、劉錦峰各自擁有40%、30%和30%股份。錦州萬得複雜得多,1990年還是錦州變壓器廠減振器分廠,後來經曆了錦州減振器廠萬得減振器有限公司錦州減振器廠總廠萬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變身過程,當然都是純粹的國有企業,當家人是遼寧工學院畢業的趙清潔。2001年11月後,這家國企逐步被兩家私有企業中錦騰公司和中行信泰公司吃掉,各自持股75%和25%,中錦騰的控製者是趙清潔和高向東,各持股20%和80%。中行信泰公司經曆了多次演變,最新股東是張成玉、張枕業、周玉泉和路通達公司,路通達是大股東,持股55.8%,由林青和張美娜持有40%和60%。

  以此看,錦州萬得完全私有化,而真正的控製者不是企業管理者趙清潔,而是高向東,他個人間接持有錦州萬得60%的股權。

  交易完成後,1998年10月,大股東太原大恒拿出280萬元,錦州萬得出資120萬元,對錦恒汽車增資。太原大恒在錦恒汽車中持股比例70%,錦州萬得持股27.6%,遼寧華興放棄投資,持股降到2%,錦州電子也棄權,持股縮到0.4%。1999年錦恒公司為神龍汽車公司開發安全氣囊係統,並逐步實現批量供貨,企業的經營進入軌道。

  2000年7月,國企遼寧華興和錦州電子要出局了,錦州萬得吃掉了他們的2.4%股份,遼寧華興2%股權賣出16萬元,錦州電子的0.4%隻賣出2萬元,幾乎沒有收益。此後,錦州萬得在錦恒公司持股量達到30%。

  這是國有企業的保守退縮和民企的旗開得勝。借船出海的做法和之後的一係列操作,看得出一些中國企業在最近10年的變革:控股權的變化。

  13個人控製一家企業

  2000年8月,錦恒汽車注冊資本從500萬元放大到1500萬元,增加的1000萬元中,太原大恒出資25萬元,錦州萬得出資300萬元,錦州萬得懸架公司出資150萬元,山西錦恒出資245萬元,國企山西高新技術公司出資50萬元,邢戰武個人出資120萬元,楊棟林出資30萬元,趙繼玉出資80萬元。

  這次錦恒汽車大重組後,太原大恒持股25%,錦州萬得持股30%,錦州萬得懸架持股10%,趙繼玉個人持股5.3%,山西高新技術公司持股3.3%,山西錦恒聯合邢戰武、楊棟林組成控股方持股26.4%。

  公司創始人李鋒、許建中、李宏、邢戰武、楊棟林共同持有山西錦恒公司。李鋒是控股者,持股達到50.7%,其餘持股比例是16.4%、14.8%、9.5%、8.6%。邢戰武個人持有錦恒汽車8%,楊棟林也持股錦恒汽車2%。

  這時,一家新公司錦州萬得懸架出現了,它是錦州弗萊科技公司和在BVI注冊的Wonder Development公司按照75%:25%持有。Wonder Development由趙清潔和周玉泉女士共同擁有,應該是家族公司。

  2000年10月,離上次增資兩個多月,已是合格股份製公司的錦恒汽車注冊資本按保留盈利和儲備資本方式再增一倍,達到3000萬元。然後按照每股1元發行3000萬股內資股。一個可以去資本化運作的企業有了雛形。

  2000年12月,太原大恒的股東劉錦峰把15%股權賣給了許建中,他要退出了。到2001年1月,太原大恒的注冊資本從200萬元激增到1500萬元,李鋒、許建中、楊棟林、李宏和邢戰武5個人共同出資1300萬元,李鋒出錢最多達到735萬元。劉錦峰不跟,在太原大恒的股份一下子縮小到2%,李鋒等5人組成的莊家持股太原大恒98%。後果不用猜,到2001年底,劉錦峰也把2%股權轉讓給許建中。這時,另一個翻版的故事完成,李鋒、許建中、楊棟林、李宏和邢戰武持有太原大恒49%、18%、15%、9%、9%。

  這5人通過持股的太原大恒、山西錦恒、邢戰武、楊棟林個人,一共持有錦恒汽車51.4%的控製權。由高向東、趙清潔控製的錦州萬得、錦州萬得懸架一共持有錦恒汽車40%,趙繼玉持有5.3%,山西高新技術公司持有3.3%。

  很美妙的一次股權遊戲,讓創始人李鋒等5人從沒有股權,到完全掌控公司,並理順股權關係。2000年在錦恒汽車發展中很關鍵,公司不僅拿到了一汽轎車的訂單,還與美國BREED公司簽訂SRS-40安全氣囊技術轉讓協議、采購協議,向外方采購方向盤、氣體發生器。白手起家的錦恒汽車有了技術基礎。

  錦恒汽車也開始建立一個規範的整車撞擊實驗室、特殊路麵測試實驗室、氣體零件測試實驗室,2001年,它的雙側電子式汽車安全氣囊通過國家科委的高新技術產品投產鑒定會,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獨立知識產權並實車配套的汽車安全產品。2002年,開始嚐試規模化生產,當時年產量達到3.2萬套。

  錦恒客戶裏開始有一汽、神龍、重慶長安等9家汽車廠。之後又增加鄭州日產、昌河汽車、北京吉普一共有19個客戶。這些客戶大部分是本土汽車品牌,中小型車廠居多,產量不大。

  但2002年,錦恒汽車已經做到9316萬元營業額,純利792萬元。神龍汽車和一汽是最大的客戶,占據營業額的49%和35%。

  2003年11月,錦州萬得懸架把持有的錦恒汽車10%股權轉讓給錦州萬得,同一天,山西高新技術公司把持有的3.3%股權轉讓給太原大恒,作價200萬元。當初,山西高新技術投資50萬元,3年的投資收益相當不錯。值此,太原大恒為主的控股方持有錦恒汽車54.7%,錦州萬得持股40%,趙繼玉個人持有5.3%。

  一共有13個人在這個投資結構中,他們分屬兩大陣營。李鋒持股22.2%、許建中7.8%、楊棟林5.9%、李宏6.7%、邢戰武12.1%、高向東24%、趙清潔6%、張成玉1.3%、張枕業1%、周玉泉2.1%、林青2.2%、張美娜3.4%、趙繼玉5.3%。

  7個投資者通過錦州萬得持有錦恒汽車40%股權,另外5個核心人物通過太原大恒持有錦恒汽車,而獨立投資人趙繼玉也在其中。

  也就是說,個人持股量最大的不是創始人李鋒,而是從不露麵的高向東。誰也沒想到,13個人的企業股權結構,13個人分散控製一個年營業額不到1億元的公司。

  這是錦恒汽車改組的第二階段。一個從分散到集合,集合到分散的過程。

  上創業板成謎

  2003年3月28日,郡都投資在香港注冊成立,發行一股一港元股本10000股。2003年10月,李鋒、邢戰武、趙清潔在郡都投資各持有一股。9月,讚譽集團在BVI成立,發行一美元一股5萬股,李鋒是唯一股東,持一股。10月,錦恒(BVI)在BVI注冊成立,發行一股0.1港元的10000股。李鋒、邢戰武、趙清潔各持有一股。11月,錦恒(BVI)從李鋒、邢戰武、趙清潔手中收購郡都投資全部權益。郡都投資成為錦恒(BVI)全資附屬公司。12月,讚譽集團股份拆細為500萬股,每股0.01美元,李鋒等13人獲得9900股讚譽集團股份。

  這是大戰的開始,他們要把所有股權關係再次在境外兩公司上演。2003年11月郡都投資出資3640萬元收購錦恒汽車全部權益。同年12月16日,讚譽集團向李鋒、邢戰武、趙清潔收購錦恒(BVI)全部股本,這樣,讚譽集團全資控製錦恒(BVI),錦恒(BVI)全資擁有郡都投資,郡都投資全資擁有錦恒汽車。

  2003年12月23日,錦恒汽車注冊資本從3000萬元再增加到3150萬元,已是不折不扣外商獨資企業。

  2003年,錦恒汽車與哈飛組建哈飛-錦恒汽車安全係統有限公司,錦恒占90%股權;同一年又與沈陽金杯合資組建金杯-錦恒汽車安全係統有限公司,錦恒占50%股權;它還與山西錦恒科技發展公司、太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等共同組建了山西錦恒汽車部件公司,占35%股權,邢戰武和趙清潔在香港合組的榮長投資公司也持有25%。這3家合資企業成為錦恒汽車在內地的3家附屬公司。

  2004年2月,作為上市主體的錦恒汽車安全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經過一係列股權交易後,它100%擁有錦恒(BVI)。而它的股東,則變成BVI注冊的WAG、DIRECT SINO(這兩家都是海外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股東)和讚譽集團等於在讚譽集團和錦恒(BVI)之間,多出一個上市主體。

  到這裏,一係列股權重組完成了第三階段,他們基本可以奔赴渴望已久的香港股市。2004年12月9日,錦恒汽車上市了。

  其實,這家連續3年盈利的企業再等半年,等公布2004年年度業績,就有5200萬元的純利,也許就完成一個飛躍,更容易登陸香港主板市場。但為什麽這麽著急,要去創業板?而且4個月後,突然又要“轉板”,又無果而終,鬧出不大不小的笑話來。

《錦恒汽車上市神話》 這篇關於錦恒汽車上市神話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錦恒汽車上市神話 繽紛校園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