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

Jan05

這是一篇有關於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能幫助到您

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

艾裏克森是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自我心理學的最著名代表。他對自我心理學的傑出貢獻是把心理社會因素納入自我心理學的理論體係中,擴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從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3個方麵考察自我的發展,使自我心理學的理論達到了一個新水平。

在1950年出版的《兒童與社會》一書中,艾裏克森係統地闡述了他的人格理論——心理社會發展8階段論。該理論引起了強烈反響,艾裏克森也因此成為哈佛大學曆史上唯一的沒有學位的教授,他的講座幾乎場場爆滿,可見他的理論受歡迎的程度。

一、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

艾裏克森將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老年期劃分為8個發展階段,這八個階段依次為嬰兒前期、嬰兒後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後期,其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艾裏克森認為,人的心理發展的每一階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機”。如果順利渡過危機,人們就會形成相應的積極品質,反之則不能,並且前一階段順利渡過危機會擴大後一階段危機積極解決的可能性。

(一)口腔—感覺階段:基本信任對不信任

時間約從出生到1歲。此階段嬰兒愉快的感覺集中在口腔部位,最主要的活動是吮乳。母親是滿足嬰兒需要的最重要人物,嬰兒的快樂、健康和滿足均來自母親,其生存和幸福均依賴母親。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母親的育兒態度是受社會影響的,如果社會貶低育兒者的地位,則母親可能抱怨自己承擔的角色,對孩子采取消極的態度。如果社會讚賞母親的地位,其結果則恰好相反,導致對孩子積極的態度。因此,在發展的第一階段裏,同母親的互動產生的經驗,實際上就是社會經驗。

在艾裏克森看來,若母親對嬰兒采取慈愛的態度,這種慈愛是經常的、一貫的和可靠的,則嬰兒會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這種信任感的表現是,當母親從嬰兒的視線中消失時,嬰兒並沒有過度的焦慮,即顯得平靜,沒有明顯的煩躁不安。因為嬰兒有一種內部信念,相信母親會返回來照顧和哺育他。艾裏克森認為這種內部信念的獲得是嬰兒的第一個社會成就,是嬰兒自我同一性的基礎,它培養了嬰兒對他人的信任感,使嬰兒感受他人是可靠的。這種人際關係的經驗給嬰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若母親對嬰兒的態度是消極的、拒絕的,則嬰兒可能產生基本不信任感,使嬰兒體驗到挫折和煩惱、恐懼和懷疑,每當母親離開時,他就會煩躁不安,深怕被剝奪受哺育的權力,這種恐懼和懷疑將持續存在,影響到以後的發展過程。

艾裏克森認為最優的危機解決方式應兼具積極和消極兩種因素,其中積極的方式所占比例高於消極的方式,在發展的第一階段就是如此,嬰兒既應形成信任感也應形成不信任感。而信任感應大於不信任感。因為在社會交往中,信任他人是交往的必要基礎,但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決不應是時時事事都相信他人的人。那樣的相信是輕信,那樣的人是天真、易受騙的人。在社會生活中,為維護自己的生存與利益,一定的懷疑是必要的,它可使人免受居心叵測者的傷害。

依照艾裏克森的觀點,危機的積極解決導致人格的一種積極品質的形成。這裏所謂積極的品質是指能夠為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加強自我的東西。在第一個發展階段裏,假如嬰兒具有的信任感超過不信任感,則形成“希望”的積極品質。一個具有希望品質的人敢於冒險、不怕挫折和失敗,對未來懷有熱切的期待。隻有信任感超過不信任感的兒童對未來才會懷有希望,因為缺乏必要信任感的兒童為眼前的需要而憂慮,無暇顧及未來,因而不可能對未來懷有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階段裏,克服危機的積極體驗可加強希望,而衝突和壓力可毀滅業已形成的希望。

(二)肌肉——肛門階段:自主對羞怯和疑慮

兒童出生一年後至3歲為發展的第二階段。

這段時間裏,兒童的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這篇關於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成功秘訣
相關的標簽:成功之路 人生的八個發展階段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