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生勵誌感悟

Jul01

  對於我們的幸福,勇氣是一種非常關鍵的、僅次於聰明睿智的素質。

  當然,我們無法給予自己這兩種素質——前者我們得之於父親,而後者遺傳自母親——但是,不管我們具備這兩種素質的程度為何,通過決心和練習都可以增進它們。

  在這一個“鐵造的骰子決定一切”的世界,我們需要鐵一般剛強的感覺意識,作為承受命運、防範他人的盔甲武器。

  這是因為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戰鬥。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引起爭鬥。

  伏爾泰說得很對:“在這世上,我們隻有挺著劍前行才能取得成功;我們死去的時候,手上仍然緊握著武器。”

  因此,一個人如果看見天空——或者隻是在地平線上——出現了陰雲,就沮喪氣餒、怨天尤人,那這個人就是膽怯、懦弱之輩。

  我們的格言應該是這樣的:“在邪惡麵前不要讓步,應該勇敢無畏地麵對它。”(維吉爾語)

  就算是一件有危險的事情,隻要它的結局仍然懸而未決,隻要還存在得到一個更好結局的可能,那我們就不要膽怯、猶豫,而應該努力抗爭。

  正如我們隻要還看到一小片藍色的天空,我們就不應對天氣感到絕望一樣。

  的確,我們應該這樣說:“就算世界倒塌了下來,一片的廢墟也不會改變他的臉色。”

  別說生命中得到的各樣好處,就算是整個生命,也不值得我們為它如此心驚膽戰。

  所以,他勇敢地生活,英勇地麵對命運的打擊。——賀拉斯

  但是,這有可能變得過猶不及:因為勇氣會釀成冒失放肆。

  一定程度的靦腆畏懼對於我們在這一世界的生存是必需的,懦弱隻是畏懼超出了限度而已。

  培根對於畏懼所作出的語源學上的解釋比保存下來的普盧塔克的論述更進一步,他的表達令人讚歎。他從“潘”——這擬人化的大自然——中引出這一點。

  他說:“事物的本性使所有的生物都具備了畏懼,這使他們得以躲避災禍,保存生命。但是,這一本性卻不會懂得節製有度,它總是把無用空洞的害怕和那些有益的害怕混合在一起,所有生物(如果我們能夠窺見其內心),尤其是人類內心因此都充滿了這種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懼。”

  另外,這種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懼的典型特征就是它並不清晰地意識到生發這種畏懼的根據,它對這些根據是假設甚於認識。

  的確,萬不得已的時候,畏懼本身就成為畏懼的理由了。

這篇關於叔本華人生勵誌感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7月01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