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

Apr15

看過一對擺地攤的夫婦的故事。

路邊有一個中年女人正在擺地攤,正值午飯時間,一個中年男人騎著自行車過來送飯。

男人一下車,就歉意地笑道說:“對不起,我來晚了,餓了吧?”

女人看著著急給自己送飯的丈夫笑笑說:“沒事,不著急,還早呢。”

男人笑著從自行車前麵的筐裏取出午飯,兩人就著路邊的階梯坐下開心地吃了起來。

此時來了一個中年阿姨,看著兩人餐盒裏的飯菜,詫異地對女人說:“大妹子你真可憐,辛辛苦苦工作,你老公就給你吃這些寒酸的東西,一點油水都沒有。”

說完,扭著身子離開了。

夫妻兩人麵麵相覷,原本美味的飯菜也失去了幸福的味道,多了分苦澀。

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同,你眼中的不幸,在別人眼裏卻是莫大的幸福,不要為了一時嘴快,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這對你沒有什麽好處,卻會打擾別人的幸福。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講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同樣的道理,世上也從來沒有兩個人能擁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在家吃著你的豪華午餐,他們也可以選擇在街角的階梯享受二人雖不豐盛卻很甜蜜的飯菜。

不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不隨意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高貴的修養。

微博上有一段話很火: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華的大船上,船上什麽都有,有一輩子喝不完的美酒,還有許多跟你一樣幸運登船的人。

而我抓著一塊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過來,怎麽躲也躲不掉,隨時都有被淹死的危險,還要擔驚受怕有沒有鯊魚經過。

你還問我:為什麽不抽空看看海上美麗的風景?

在我們的潛意識裏,認為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認為在海上航行,要學會享受,抽空看看美麗的風景;我們認為吃東西除了要吃飽,還要健康養生;我們認為一定要盡可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但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優越的生活條件,對有的人來說,能在海上生存下來就很了不起了;有人不奢求吃得多麽精致,能每天填飽肚子就是一種幸福;有人不強求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能供孩子上一個普通的學校就很滿足了......

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理所當然,不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在你眼中平常無奇的事情,可能需要別人費盡全力才能得到。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開篇第一句就寫了:“在你想要評判別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處境並不如你。”

在一次采訪中,錘子科技的創始人羅永浩說了這麽一段心路曆程。

年輕的時候,他很反感那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凡是那些信風水,見了佛像就要跪拜的人,他是非常不屑的,更不用說與之交朋友。

直到自己開始創業之後,慢慢了解到,事業做得越大,承擔的風險和責任也就越大,他們迷信,不過是化解壓力的一種方式,既不傷人也不傷己。

於是他慢慢轉變想法,雖然自己不迷信,但也不再一味反感迷信的人,而是試著以一種同理心去包容更多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伏爾泰說:“我不認同你的觀點,卻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同樣的,我不認同你的生活方式,卻尊重你選擇生活的權利。

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和原因,也容易被自身所局限,多嚐試換位思考和尋找共情,求同存異去理解別人。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曆。

爸媽比較節省,即便很多東西已經很舊了,一年可能都用不上一次,他們還是舍不得丟,擺在家裏占位置;

他們玩微信的時候,總喜歡轉發一些你看起來很無聊、很粗淺的文章,甚至會專門轉發一些一看就是謠言的文章給你;

他們經常喜歡在群聊裏發大段大段的語音;

......

這些行為不符合你判斷事物的標準,於是“為了他們好”,有的時候你會不顧他們的想法直接丟了他們留存很久的東西;總是忍不住跟他們嘮叨什麽是好文章,轉發那些謠言是一種很傻的行為;“教育”他們不要輕易給別人發語音,這樣會顯得很沒有素質......

但是,父母、長輩的生活經曆與我們現在大不相同,他們喜歡那些東西,一定有他們的情懷,隻是你不了解而已。正如你現在喜歡的一些時尚穿搭、感人故事文章,可能幾十年後,也會被新生代年輕人嫌棄老土落後。

所以,永遠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評價、介入別人的生活,即便那個人與你有很親密的關係。

正如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的那樣:“你不能幹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作者簡介| may,來源:十點讀書

這篇關於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4月15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