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才是你頂級的自律

Apr07

1

最近,我真的有點怕看到學妹小琳的微信提醒。

因為這幾個星期以來,幾乎每天她都會找我吐槽,抱怨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諸多“不公平待遇”。

剛開始,我還會耐心地傾聽,並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一些建議,但時間長了,我發現,自己的建議非但絲毫沒有被小琳采納,而且她身上的負能量越來越重,重到已經快影響我的正常情緒了。

都是些什麽抱怨呢,無非是今天哪位同事又排擠她了,誰誰誰又對她說了什麽難聽的話,安排她做明明不是她該負責的工作……總之就是工作環境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來說都對她不利,讓她壓抑。

後來,我索性不再發表意見,隻是附和性地回複了幾句,實在受不了就直接和她說:“那你換工作吧。”

沒想到小琳聽到我這樣的回複十分吃驚,說我不知道現在找工作有多麽地不容易,也沒有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才會說得如此地輕巧。

“你知道嗎,沒有光鮮的履曆,即使跳槽也找不到好公司的,現在的職場對年輕人的要求太高了……”接下來又是新一輪對就業情況的抱怨。

小琳才畢業工作半年,應該正是充滿活力幹勁、越挫越勇,對未來滿腹希冀的時候,可是她卻表現得像一個看破世事的怨婦,不願改變也不想努力,隻是一味地對身邊人宣泄著自己的不滿,然後接著是迷茫和停滯。

這樣的小琳,就像充斥著情緒垃圾的火球,讓人害怕,隻想遠離。

和小琳頗有幾分相似的還有朋友怡,隻不過她抱怨的不是工作而是婚姻。

逢人就說老公對她如何不好,平時過節過生日,老公從來不會給她買任何禮物,家裏的開銷也不舍得出,常常一言不合就冷暴力。

備受情感摧殘,還要承擔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讓怡身心俱疲。

每次朋友聚會上,隻要有怡的身影,就一定會有她不幸的婚姻故事,聽了一遍又一遍,大家起初對怡充滿了同情,平時有聚會都主動喊上她,想著讓她出來透透氣心情也許會很多。

可是怡每次都會和大家抱怨她的婚姻,搞得現場的氣氛很壓抑,久而久之,同情變成了厭惡,大家都自覺地不再通知怡來參加聚會了。

畢竟朋友們出來玩,本來就是為了放鬆開心一下,誰願意總是聽抱怨呢?

隻知道抱怨的人其實都是自私的,他們並不會分場合選擇聊天的話題,自己一飽傾訴之苦的同時,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平白無故地消耗了別人的情感和時間。

控製不了自己情緒和狀態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同一件事情,抱怨一兩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反複多次的抱怨,隻能說明抱怨的人根本不想做出改變,起碼不願主動地去改變,這樣的人沒有自律可言,更難以想象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2

每個人身邊都有可能出現過像小琳或是怡這樣愛抱怨的人,他們可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抱怨工作、或是婚姻、或是孩子,看似有著諸多的不同,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自律。

何為自律?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的話題:高度自律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關於這個問題的大多數回答,都是描述身邊的人們是如何雷打不動,堅持規律的作息,或是為完成自己的目標而嚴格執行計劃,比如:健身、早起、寫作、讀書、護膚等。

這些積極的“身體性”的事情,要幾十年如一日地做,並且做得卓有成效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在我看來,除了身體的自律,精神自律更為高級和難得,而不抱怨就是一種十分高級的精神自律。

我們常常能克製自己不惡語重傷他人,殊不知過多的抱怨也是一種傷人傷己的語言惡習。

這惡習的產生源頭,通常有兩種。

一種是逃避,企圖誇大自己處境的惡劣程度,通過語言說服自己和他人。

在當下的情況,努力和不努力的結果都是一樣,同時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來加深自己的不幸感,心安理得地繼續在“困境”中表演掙紮,其實內心根本不想抗爭。

還有一種是自棄,是嚐試改變無果後的心理失衡,自己已經開始泄氣,但是又覺得不甘,於是就甩鍋給環境和某些“阻礙”自己前進的人,仿佛這樣就無責一身輕了。

他們的抱怨是在告訴別人:不是我自己不努力,隻是困難太多無法戰勝,所以幹脆放棄抗爭好了,這樣的人,有一點試圖改變命運的行動力,但遠遠不夠。

對一個心態積極正麵的人來說,抱怨是種正常的自我放鬆,但就像熬夜唱K,隻是偶爾為之。

如果任由自己長期處於這樣的放鬆狀態,就真的會提不起勁來。

對於明知不對的事情,哪怕正常合理也應該克製,就好像我們不能一味地放縱自己的食欲和惰性一樣。

陽子是我大學時期很崇拜的一位學霸學姐,她是絕對的正能量人士,但偶爾也會抱怨,隻是偶爾。

我們曾經聊過抱怨的相關話題,學姐說自己也會有負能量爆棚的時候,但第一反應往往都是盡量克製自己不去抱怨,怨氣是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去排遣的,比如用其他積極的事情來覆蓋它,或是爭取用實際行動去化解。

學姐明白,抱怨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有一定的破壞力,把先前好不容易積攢的正能量打散,讓自己內心搖擺不定。

3

如何才能改掉愛抱怨的習慣呢?

富蘭克林曾在自傳中寫道:“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

說回到知乎上的那個熱門話題,花一些時間瀏覽回答,你會發現,其實自律的人所堅持的生活,並沒有多高的難度,難得的是很多件自律的事情一起做,長期做。

那些真正自律的人,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忙起來,忙到根本無暇去抱怨。

多聽多看少講話,他們的心裏壓根就容不下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裝的都是些讓人興奮的目標和理想。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感受美好,和創造美好上了。

牧師威爾鮑溫被稱為是美國最受推崇的心靈導師,他著有一本書叫作《不抱怨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他組織推動了“21天不抱怨活動”,在兩年的時間裏,得到了全球80個國家、600萬人的熱烈響應,無數人改變了抱怨的習慣,因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不抱怨的時間,自然會被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改變也就是這樣一點點積攢起來的。

抱怨看似是一種宣泄,但其背後隱藏的危害是巨大的,長期愛抱怨的人,無論從外形、神態,還是行動力方麵來說,都會受到黑暗力量的摧殘,凡事都往消極方向想,對生活沒有希望,得過且過,是非常可怕的一劑人生催老劑。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在抱怨這件事情上,適可而止,嚴格自律,隻有這樣,你才會重回陽光下,有正常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生活的考驗,收獲各種幸福。

說到底,抱怨就是你對一件事情的反應。

費斯汀格法則是這樣說的:生活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的態度決定。

這個法則告訴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直接決定了我們會過怎樣的生活,而態度是可控的,關鍵是你的選擇,你控製的度。

往往一個壞習慣的養成,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也是一次次對自己惰性的默許。

凡事都盡量以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當內心的暗黑能量抬頭時,用意誌力壓製它。

每日反思,如何讓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變得合自己心意,其實,抱怨和建議之間隻隔了一層窗戶紙這麽薄的距離。

4

那些成天抱怨的人,知道自己做的不好嗎?

我想多少是知道的,但抱怨後的快感大過內心微小的自慚,所以他們選擇忽略。

抱怨就是這麽一種先讓你暢快,然後心裏依然落寞的放縱,但是自律就不同,它通常在堅持的時候十分艱辛,但是辛苦過後卻是欣慰,因為你會看到自己在慢慢地變好。

“跳舞不好的人,總是抱怨鞋子。”

這是一句比利時諺語,生動地描述了喜歡抱怨的人的特點——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卻會對別人提出苛刻的要求。

世界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對世界的態度,做一個對世界溫柔以待的人,也一定會得到善待。

讓我們堅持21天不抱怨,看看生活會有什麽樣的改變。

這篇關於不抱怨,才是你頂級的自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4月07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