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精神及含義

Feb20

  哈工大精神:    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    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
     “哈工大精神”的表述是在我校原黨委副書記顧寅生同誌關於“哈工大精神”論述的基礎上凝練而成。    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國家的戰略需要、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哈工大肩負的重任,使哈工大把學校的發展同國家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鑄就了哈工大“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    20世紀50年代前期,國家工業化建設和學習蘇聯的戰略需要,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與擴建,發展成為一所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多學科性的工業大學;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哈工大及時進行了專業調整,由多學科性的工業大學轉變為主要為國防建設服務,軍民結合,以攻克尖端科學技術為己任的現代化科技大學;改革開放之後,為適應科教興國的戰略需要,哈工大努力爭取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把學校的發展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緊緊相連。    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哈工大辦學傳統、特色和長期的教學實踐,培養了哈工大人“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    哈工大曆史上即采用俄式辦學,在教學方麵上有著嚴格要求的傳統。後經李昌等校領導倡導,不僅要對學生要求嚴格、而且還要求培養的功夫一定要到家,於是“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日益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並逐漸滲透到學生培養的各環節中。哈工大的求是精神還表現在:麵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根據國家建設的急需建設專業;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學生工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科研選題密切聯係實際,開展產學研合作。    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學校領導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廣納賢才;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實踐中,發揮多學科優勢,大力協作、聯合攻關,逐漸形成了哈工大“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    從1950年,哈工大隻有教師144人,其中中國籍教師僅24人,發展到1957年的800壯士,再到第二代、第三代八百壯士的成長,都體現了學校愛惜人才,尊重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傳統;由於哈工大始終以工科為主,故以組織多學科聯合攻關,完成重大工程項目見長;在長期的實踐中,培養、鍛煉了哈工大人大力協作、聯合攻關的團結精神。    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哈工大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使哈工大充滿創新活力,在不斷為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的過程中,鑄就了哈工大“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    解放以後,黨和政府對哈工大的重視和支持,使哈工大人不敢懈怠;20世紀50年代,在為國家高等教育事業和工業化建設做出貢獻的過程中,哈工大在新中國的教育史上寫下了濃重一筆;改革開放時期,哈工大人不甘落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使哈工大在不斷創新中發展,進一步弘揚了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 這篇關於哈工大精神及含義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大學生勵誌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